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低血糖是糖尿病降糖治疗过程中经常发生的并发症,也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危急重症,研究院前低血糖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的因素,指导急诊工作者在院前准确评估病情及预后,针对性地对公众进行糖尿病及低血糖相关知识培训,提高院前低血糖的诊疗水平,改善院前低血糖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建立院前急救数据库,随访完善院前低血糖患者资料,对自贡市2006-2011年的院前低血糖的全部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统计分析低血糖患者的一般资料,内容包括:⑴每年院前低血糖人数及占院前急救总人数的百分比,卡方检验比较各年的院前低血糖构成比;⑵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低血糖人数以及占低血糖总人数的百分比;⑶糖尿病及非糖尿病低血糖的原因及占低血糖总人数的百分比;⑷使用圆形分布统计方法分析低血糖的时间分布特点;⑸低血糖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⑹低血糖转归:包括清醒人数、意识未恢复人数以及百分比。2.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临床指标差异,糖尿病低血糖中口服药物组与胰岛素组临床指标差异,糖尿病口服药物低血糖中格列本脲组与其他原因糖尿病低血糖组临床指标差异。3.使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筛选显著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低血糖及糖尿病低血糖预后相关因素。结果:1.自贡市区2006-2011年的院前低血糖共242例,占院前急救百分比为0.91%,各年院前低血糖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低血糖共192例(79.3%),非糖尿病低血糖共50例(20.7%);院前低血糖接诊时间的周及月份分布无高峰点及高峰段(P>0.05),时点分布高峰点为13点25分,高峰段为8点33分-18点18分(P<0.05);低血糖临床表现为昏迷116人(47.9%),意识模糊78人(32.2%),昏睡状态18人(7.4%),嗜睡4人(1.7%),意识清楚26人(10.7%);所有低血糖患者经治疗一周意识恢复清醒224人(92.6%),意识未恢复共18人(7.4%)。2.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心率、呼吸、收缩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氧饱和度、意识恢复率、低血糖持续时间、症状、血糖值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口服药物与胰岛素组比较性别、年龄、地区、心率、呼吸、收缩压、氧饱和度、意识恢复率、低血糖持续时间、症状、血糖值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文化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格列本脲组与其他糖尿病低血糖组比较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心率、呼吸、收缩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氧饱和度、意识恢复率、低血糖持续时间、症状、血糖值差异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3.低血糖预后与患者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糖值、低血糖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低血糖症状有关(P<0.05);糖尿病低血糖预后与患者年龄、血糖值、低血糖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低血糖症状有关(P<0.05)。结论:1.院前低血糖出诊量每年持续增加,我们可以根据院前低血糖的时间分布特点安排院前急救工作,但必须充分重视夜间低血糖。2.临床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低血糖预后不良的因素(高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低、血糖值过低及持续时间过长以及无症状低血糖),在院前尽早诊断及治疗,改善低血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