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遮荫环境在园林中是很常见的,低光强下生长的植物如何响应高温一直很少受到人们关注。本文选取12种北京地区乡土地被植物为材料,进行引种实验,对其耐荫性进行评价。探讨了不同光强(4种遮荫处理,透光率分别为CK (100%),T1 (50%),T2 (25%),T3 (10%))对植物叶片特性、光合特性和观赏性状的影响。同时,我们以大叶铁线莲和香铃玉簪两种耐荫植物为材料,研究其在低光强适应后光合作用的高温响应,并对耐高温性原因做了进一步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遮荫处理对植物的叶片性状产生明显的影响。随着光强的降低,植物叶面积呈增加趋势,T3处理会稍有降低。比叶重、气孔密度随着光强的降低而降低。叶绿素含量(chl)随着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叶绿素a/b(chla/b)的值降低。2.遮荫处理对植物的光合特性产生了影响,随着光强的降低植物的净光合速率(Pn)降低,但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升高,说明遮荫后植物的PSII活性增加,Pn的降低可能与光合作用碳同化过程有关。3.遮荫两个月后,一些植物全光照下叶片发黄,低光强处理不影响观赏效果。综合以上生理指标分析:12种地被植物可分为三组:(1)耐荫性较强的植物5种。(2)耐半荫植物4种。(3)耐荫性较弱的植物3种。4.高温处理结果显示,全光照处理的大叶铁线莲和香玲玉簪Pn下降至很低,而低光强适应处理仍保持一定强度Pn高温处理后低光强适应植物的FV/FM、PI、ETo/CS降低幅度也都小于全光照处理植物,说明植物在低光强适应过程中光合作用在获得耐荫性的同时也获得了对高温胁迫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