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DM协同通信系统中子载波分配算法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协作分集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空域分集技术,由于不额外占用时间和带宽资源,并且可与其他分集技术相结合,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正交频分复用(OFDM)与协作分集的结合不仅能够对抗多径干扰,增加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为系统提供空间复用增益,从而大大增加信道容量,改善系统性能,提高通信质量,而且更加实用可行。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协同OFDM系统中的子载波分配算法及信道估计算法。本文首先介绍了协作分集的原理、分类和优缺点,给出了传统的协作传输模型,并对OFDM的原理和关键技术进行了讨论。其次,讨论了两跳单中继多载波协同通信系统的信道估计的问题,主要是基于辅助块状导频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产生瑞利衰落的Jakes模型,然后讨论了基于Jakes模型的多径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的建模方法;接着介绍了时分双工(TDD)和频分双工(FDD)模式下的多载波协同通信系统模型,结合信道的统计特性设计了三种的基于块状导频符号的LS,LMMSE,LrMMSE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验证并讨论了不同参数对估计算法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两跳单中继多载波协同通信系统中子载波分配的问题;基于TDD模式下AF-OFDM模型提出了固定子载波分配(FSA)和自适应子载波分配(ASA)算法,同时基于FDD模式下DF-OFDM模型提出了固定分布式子载波分配(FDSA)和(ADSA)算法;然后,在理论上对不同子载波算法下TDD模式的AF-OFDM和FDD模式的DF-OFDM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采用LMMSE信道估计,对不同子载波分配算法下系统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并分析了不同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
其他文献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办馆理念对图书馆的发展有很大影响,馆长的办馆理念能对馆长行使管理职权和决策进行指导,为了提高公共图书
物联网正在向着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作为物联网基础的传感网需要为多元化的业务提供基础设施资源以及灵活的资源调度。目前,传感网都是基于特定传感应用部署,存在多厂
随着无线和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有限的频谱资源已经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频谱资源以静态方式划分,大量频段不能充分利用,而一些热点频段却超负荷运行,频谱利
人类社会的网络化是现代社会需要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不但给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提高了人类的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但是,通信网络规模庞
移动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移动用户数量也与日俱增,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商用,无线增值业务也逐渐成为移动通信业务发展的重点。但目前网络环境下的版权侵权案件屡禁
随着高性能计算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由此产生的高性能网络互连技术得到了日益普及。InfiniBand (IB)网络与万兆以太网(10GE)网络互连技术除了用于构建高性能并行计算
随着互联网规模的迅速扩大,人们对互联网信息的依赖也越来越大,基于Web的网络信息正确与否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将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在技术上保障互联网的源信
波分复用(WDM)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点到点传输容量,给交换系统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但是“电子瓶颈”问题不仅增加了系统成本而且限制了网络吞吐量和灵活性,
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面临着更高的速率要求,在频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更高的频谱利用率。MIMO技术能够通过利用空间自由度实现空间分集和空间复用,有效地提高频谱利用率。
人类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是对历史文化的积累,是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我国经济、文化建设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