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我国A股股市发生异常波动,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纷纷对其波动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很多学者给出的解释多集中于政策性因素,没有涉及对A股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分析。而已有的股价形成机制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噪声交易理论、反射性检验理论和股价操纵等理论,不能有效解释我国A股市场急涨急跌过程中出现的诸多现象,比如,庄家控盘操纵的博弈模型不能有效解释散户在股价低位不买却在高位争相买入,以及股价开始由高位下跌时,散户仍积极买入的问题。因此,本论文认为引起股价异常波动的根本性原因是市场参与者的非理性推断,以及市场的集体性行动。本论文主要从交易信息和基本面信息对股价变化的影响程度反应股票市场的不对称特性。本论文分析了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不对称的集体行动博弈。将市场参与者划分为机构与散户两类,散户认为自己的博弈对象是市场全体参与者,或者说是整个市场,由于他们的主观性投机特点,他们的策略是根据所获得的不完全信息不断地进行反射性检验,以此推断股票的走势,并进行股票买卖。在他们的反射性检验过程中,极易受市场交易信息影响,如主力买卖和行业板块指数。机构是有非常丰富市场经验的参与者,包括市场的各方面信息和对散户的了解,因此,机构的策略是在利用散户的策略特征,在某一基本面信息的影响下,通过制造市场交易信息形成“市场势”引诱散户买入,进而达到其在股价高位卖出的目的。所以,在不对称的集体行动博弈过程中,散户更易受到市场交易信息影响,机构利用散户的特征通过制造交易信息诱骗散户买入,因此交易信息与基本信息对股价变化具有不同的影响。最后,本论文利用我国A股市场2014年7月23日到2015年9月30日的制造业交易数据,建立双向时间固定效应模型,对论文中定义的交易信息与基本信息对股票价格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行回归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主力买卖和板块指数等交易信息较基本面信息对股价变化率的影响更显著。该实证结果充分验证了本论文的集体行动博弈机制,说明股票市场是一个不对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