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建中,多年以来不仅是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资深教授,而且是一位在国内外科幻界均久负盛名的著名科幻翻译家。由于在译介外国科幻小说方面所作出的杰出成就,1991年被世界科幻小说协会授予“科幻小说恰佩克翻译奖”,是中国至今唯一获此殊荣的人,1997年又获北京国际科幻会科幻小说翻译奖——“金桥奖”。作为一位翻译家,一方面,郭教授专心于翻译实践,为中国读者提供了数十本科幻小说与科普著作方面的译著,代表译著有:《杀鹿人》、《铁草》、及《赤裸的太阳》,其中《茫茫太空寻知音》最富盛名。他与美国科幻名家詹姆斯·冈恩教授联袂推出的中文版《科幻之路》6大卷300余万字,集历史、评论和作品于一体,被誉为“科学宝典”。另一方面,郭建中也潜心研究翻译理论,为翻译理论作出颇多贡献,代表作有《翻译:理论、实践与教学》和《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其中《科普与科幻翻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在科幻文学方面是一部开创性著作,标志着我国系统研究科普与科幻翻译的崛起,为我国科幻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进步添砖加瓦。然而,迄今为止,对郭建中及其科幻小说翻译思想与实践进行研究的人还不多,郭建中的科幻小说翻译思想与实践研究在我国尚未受到充分的重视,这也正是作者撰写本论文的出发点。本研究主要采取描述性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尝试分析总结郭建中科幻小说翻译思想和实践,客观地评判其科幻小说翻译思想和实践,以便汲取其精髓。本文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意义、背景、方法和论文的结构。第二章回顾郭建中科幻小说的翻译及其在中国社会的意义。同时概述了前人对郭建中译者身份和译者形象的综合研究,及前人对郭建中科幻小说翻译的专门研究。第三章论述了郭建中选择外国科幻小说进行翻译的动机,主要阐述外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和“新浪潮运动”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影响;同时介绍当时中国社会所处的一种状况。继而着重介绍郭建中选择翻译外国科幻小说的主观性因素,比如个人兴趣及其目的。第四章讨论了郭建中的科幻小说翻译思想,主要包括郭对科幻小说翻译策略的新定义,对等策略的运用及科幻小说翻译的标准。并且本章节根据科幻小说的特点总结了科幻小说译者素养,以此来抛砖引玉,引导科幻翻译工作者译出更多优秀的科幻作品。第五章选取郭译《茫茫太空寻知音》作为文本分析的研究对象,基于郭建中的科幻小说翻译新定义以及翻译对等来分析郭建中的科幻翻译特色。其中,翻译对等为本章节讨论的重点,包括文学性、科学性、想象性和趣味性描写的对等。第六章是结语部分,对本研究的发现做了简要的概述,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和对后续研究的建议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