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柔顺作动器紧凑性设计的应变式一体化多模态传感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设计了一种紧凑型的应变式一体化多模态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高集成度、多模态化等特点。整个传感器集成于一个通过压电陶瓷驱动的复合型桥式柔顺放大机构中,使其结构紧凑,便于应用于多种场合。传感器利用嵌入复合型桥式柔顺放大机构的应变片作为传感单元,可以在相同的应变片粘贴位置下,通过设置不同的应变电路连接方式,来建立起应变与输入力、输入位移和输出位移的关系,从而实现输出位移传感模态、输入位移传感模态和输入力传感模态等多模态传感间转换。本文的工作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应变式多模传感器的一体化结构设计基于桥式放大机构,在满足其放大系数的要求下,考虑应变片的安装位置与应变电桥的选择,对原桥式放大器进行改进,设计出一种固有频率高、放大系数大、横向刚度大的叶型双层柔性铰链的多模态传感器。并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确定应变片的最佳粘贴位置。2)传感模型的建立与传感器静态特性的有限元分析根据弹性梁理论和改进的几何分析方法,分别推导出输入力数学传感模型、输出/输入位移数学传感模型,进而,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所有的传感模型在有/无输出负载下的传感特性,验证了传感器在无负载或负载比较小的情况下,其具有良好的线性传感特性。3)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和有限元分析通过分析影响传感器动态特性的因素,具体计算了应变片和桥式放大机构允许的最高频率,并对于负载耦合效应的影响,依次运用卡尔第二定理做理论推导,然后在有限元中对传感器在不同负载、不同输入力情况下做仿真分析。结果表明传感器的灵敏度系数与输出负载密切相关。4)传感器的动静态特性及负载耦合效应的实验探究基于上述建立的应变式一体化多模态传感器模型,对其静态特性、动态特性以及负载耦合效应进行实验。分析其在静态、动态以及在有负载和无元负载的不同情况下,其传感特性的变化,从而确定它的量程、精度、灵敏度、线性度、带宽等传感器基本性能。另外,也进一步的验证了之前建立的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及适用性。更为重要的是,相关的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结构嵌入式多模态传感器在位移传感模态能达到纳米级的精度,在力传感模态下能达到亚牛顿力的精度。
其他文献
GH3030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在高温下的性能良好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然而随着合金的使用条件越加复杂苛刻,这就要求这种合金材料必须具有更加优越的使用性能。材料的静态再结晶(SRX)与晶界特征分布(GBCD)对GH3030合金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控合金组织可有效提升材料的性能。本论文主要通过使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等检测技术手段研究了轧制变形和脉冲电流处理(EPT)对GH30
开发新型的环境刺激敏感型智能材料,并运用于药物运输系统是当前研究的前沿和热点,特别是具有pH、温度敏感特性的超分子凝胶受到研究者的青睐。本论文通过对壳聚糖(CS)进行化
纹理是描述物体表面的一种基本属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人们主要的视觉感知来源之一。纹理分析是计算机视觉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图像处理的重要手段。在许多活跃的领
本文主要研究在特殊边界自旋构型调控下以及在外加交变自旋电流下的两种不同的skyrmion动力学。skyrmion可以稳定地存在于具有强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的中心对称破
氨基葡萄糖(GlcN)是人体关节软骨基质中合成蛋白聚糖所必需的重要成分。它对于人体及动物体的关节健康和身体的免疫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商品化的GlcN全部是来自虾、蟹等
自以去多余产能、降过高杠杆、促经济升级为着眼点的结构性供给侧改革,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后成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方针,我国并购市场的规模也随之呈现稳定增长的趋
自从Lorenz于1963年首次发现混沌吸引子以来,混沌理论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比如,安全通信、神经网络、非线性电路及数学等领域.对于超混沌的研究是建立在混沌系
薇菜,别称紫萁,是紫萁科紫萁属多年生草本蕨类野生植物,由于多年的人工“野转家”培育繁殖和积累,如今该产品在我国部分地区资源丰富,产量可观,不仅颇受国内消费者追捧,而且
我国是油脂消费大国,人均植物油消费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油脂自给率较低,对油脂油料进口尤为依赖。与此现象形成对比的是,我国有大量的天然油料资源未得到有效的
大气散射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使得晴朗的天空在白天呈现蓝色,而在傍晚则显得昏黄;它使得近处的场景显得清晰,而远处的场景则显得模糊。同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