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三叉神经慢性电刺激对癫痫大鼠海马炎性反应的抑制以及对癫痫行为学的影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y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本研究小组的前期研究证实实验性癫痫诱发前予以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高谷氨酸脱羧酶(GAD)而起到抗癫痫作用的基础上。本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TNS)处理对匹罗卡品诱发的癫痫大鼠海马区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癫痫大鼠的癫痫行为以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以期探讨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对实验性癫痫的治疗作用、可能炎性机制及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30只和实验组(experiment组)90只。给予实验组大鼠皮下注射匹罗卡品以建立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同时给予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同等计量的生理盐水。6h后将实验组大鼠随机分成单纯匹罗卡品模型组(pilo组)和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组(TNS组)各45只,分别给予假刺激和电刺激处理。4周后再次给予pilo组和TNS组进行匹罗卡品致痫。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的方法检测三组大鼠海马组织IL-1β、TNF-α的蛋白含量;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第二部分:选择清洁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同样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单纯匹罗卡品组(pilo组)和经皮三叉神经电刺激组(TNS组)各10只。给予pilo组和TNS组大鼠皮下注射匹罗卡品以建立SE模型,同时给予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同等计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分别给予pilo组和TNS组连续4周假刺激和TNS处理。同时,SE模型建立2周后,视频监测三组大鼠自发性发作(SRS)的频率以及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每天监测6小时,连续监测两周。电刺激处理4周完成后,各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实验以检测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第一部分:1. pilo组和TNS组实验大鼠再次匹罗卡品致痫后,TNS组大鼠较pilo组痫性发作严重程度减轻,持续时间较短,死亡率降低(P<0.05,p<0.01);实验大鼠SE后,分别给予pilo组和TNS组连续4周的假刺激和TNS处理,之后再次匹罗卡品致痫,结果pilo组5只大鼠(SRM=1.39>1)、TNS组2只大鼠在发作中死亡(SRM=0.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再次匹罗卡品致痫后TNS组大鼠痫性发作程度较pilo组轻,且持续时间较短(TNS组平均分为1.8±0.4分,持续时间13.2±5.2min,pilo组平均分为3.5±0.9分,持续时间16.4±5.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各时间点TNS组大鼠海马IL-1β和TNF-α含量分别相应较pilo组显著降低(P<0.05,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海马IL-1β、TNF-α蛋白含量甚微。pilo组和TNS组实验大鼠SE后24h均即可检测出海马中含量显著升高IL-1β和TNF-α,72h节点达高峰,至癫痫发作后28天,虽含量降低,但仍可检测出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P<0.01)。TNS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变化走势与Pilo组基本一致。在癫痫发作后的24h、48h、72h、7d、14d及28d节点,TNS组大鼠海马IL-1β和TNF-α含量虽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增高,但较pilo组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 TNS组活性小胶质细胞在各时间点的数量分别相应较pilo组均明显减少(P<0.05,p<0.01);对照组大鼠海马区Iba1(小胶质细胞标志物)阳性细胞表达较少,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突起较少。pilo组和TNS组Iba1阳性细胞着色较深,部分细胞胞体演变成狭长状及梭状,突起增多、增粗,以致痫后第3天最为明显。pilo组随癫痫发作后各时间点的延长,呈快速增加趋势(P﹤0.01),TNS组的变化趋势与pilo组相一致。与pilo组比较,TNS组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的数量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减少(P<0.05,P﹤0.01)。第二部分:1. TNS处理减少了SRS发生的频率、降低了发作严重程度并缩短了发作时间(P<0.05,p<0.01);当建立SE模型并刺激处理2周后,开始视频监测三组实验大鼠的SRS。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大鼠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均未见任何异常行为;TNS组大鼠SRS发作频率显著少于pilo组大鼠(TNS组发作频率为1.4±0.3次/24h,Pilo组发作频率为3.8±0.6次/24h)、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显著缩短(TNS组SRS平均持续时间为15±6min,Pilo组大鼠SRS平均持续时间为35±12min)、癫痫发作级别较低(TNS组平均分为1.8±0.2分,pilo平均分为3.2±0.3分)(P<0.05或P<0.01)。2.TNS处理缩短了大鼠水迷宫试验逃避潜伏期,提高大鼠在目标象限的航行时间百分比(P<0.05,p<0.01);在大鼠水迷宫获得性训练试验中,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加,各组实验动物寻找水下平台的时间逐渐缩短,在平台象限搜索的时间和航行的距离也有所改变。获得性训练的1d,2d,3d,4d和5d,pilo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均显著延长(P<0.01),而各时间点TNS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却较pilo组大鼠显著缩短(P<0.05,P<0.01)。在第6天的空间探索试验中,pilo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试验大鼠60s内在目标象限搜索的时间百分比、航行距离百分比及穿越平台的次数均显著降低(P<0.01),TNS组实验大鼠60s内在目标象限搜索的时间百分比及航行距离百分比与pilo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穿越平台的次数较pilo组多(P<0.01)。结论建立匹罗卡品癫痫模型后,经皮电刺激其三叉神经的眼支,可有效减轻匹罗卡品致痫后自发性发作、有效降低大鼠海马区IL-1β和TNF-α含量、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并显著改善癫痫大鼠受损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提示TNS通过提高了癫痫发作的阈值发挥显著的抗癫痫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及减轻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关。本实验结果为癫痫机理探索及癫痫临床治疗手段选择提供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了解KD临床表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54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联合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
目的 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开展健康教育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意义.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150例进行跟踪调查,采用随机单盲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表并依照表格内容要求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8.50%、98.15%、5.
目的:探讨围产期高危因素与HIE的关系,以降低HIE的发生。方法:对12 006例新生儿和160例诊断为HIE的患儿围产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婴儿性别与HIE的发生无显著
目的:总结诊治异位妊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为预防及治疗积累临床经验.方法:收集2007~2008年在该院住院诊断为异位妊娠的498例患者资料,分析临床表现、处理及观察疗效.结果:49
目的 探讨“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的实施对急危重剖宫产母婴安全、医患满意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规范化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实施期间(2009年12月至2012年11月)某院急危重剖宫产手术630例作为A组.B组为“急危重剖宫产手术室护理流程”实施前(2006年12月至2009年11月)该院实施的急危重剖宫产手术425例.比较A、B两组手术室响应时间、手术开始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产
2009年中国医疗用输液量总计约104亿瓶,全国13亿人口相当于每人输8瓶,而国际平均水平约每人2.5 ~3.3瓶,前者远高于后者[1].可见,静脉输液治疗在我国临床应用中占据了极其广泛的地位.作为一种基础护理操作技术,静脉输液具有给药迅速、起效快的优点[2],但是亦存在着许多不可预见的不良后果[3].研究显示,对患者及陪护家属进行合理到位的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医疗风险[4],降低患者痛苦,节约医
期刊
目的了解2017年北京协和医院临床分离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该院临床分离的9515株非重复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部分抗菌药物补充E试验法进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是慢性、复发性,且发作与缓解相交替的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常累及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上治疗UC的一线用药是5-ASA,
目的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病(subcortical ischemic vascular disease, SIVD)患者神经精神症状(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NPS)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中文版神经精神科问卷(Chines
随着人口老龄化成为不可逆转的全球性趋势,有照护需求的失能老年人数量不断增多,我国亦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失能化的局面。同时,在有限的社会正式照料资源及传统文化观念地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