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作为近15年来中央一号文件的焦点问题,直接关乎国家食物安全、资源安全和生态安全。随着农村人力资本外流、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投入品过量使用、地下水超采以及农业内外源污染相互叠加等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人民对农产品产量与质量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发展可持续农业已是大势所趋。农产品基地在我国农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过,由于农业的弱势性、农民自身的限制性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农产品基地仅仅依靠自身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而是需要政府的引导、支持、服务及适当干预和管控,需要社会特别是企业的广泛、深层次参与。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产品基地建设中的作用,大力推动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然而,由于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之路复杂且漫长,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政府与市场之间难以言说的复杂关系等,导致政府在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未能较好发挥出来,进而影响我国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进程。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政府在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着眼于政府作用发挥情况,通过探讨政府作用与政府责任的关系,借鉴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干预理论、治理理论等,分析了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与政府作用之间的内在逻辑,并结合数据资料,对农产品基地发展现状及政府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政府在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中责任履行不到位和作用发挥不充分的问题,并从政府履行自身责任及充分发挥政府作用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结合寿光农产品基地实例,通过对农产品基地发展现状及政府在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中责任履行和作用发挥情况的研究发现,随着我国农产品基地单位产量及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布局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不高、人力资本缺乏,缺乏危机应对能力,农产品价格差异大,生态系统退化明显等问题日益凸显。虽然现阶段政府在促进农产品基地可持续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对策措施,但我国农产品基地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机制不完善、生产经营方式落后、基础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有效产品价格差异大和生态治理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政府有效履行自身责任和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出发,本文认为,今后在农产品基地的可持续发展中应进一步加大政府调控、引导、支持、干预、服务及管控作用,以做好产业规划、健全农业机制、创新生产经营方式、完善农业基础服务体系、协调农民与市场关系、加强生态治理,从而实现我国农产品基地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