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教学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工具或手段,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教学法。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为了改变“汉语难学,汉语枯燥”的刻板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加汉语学习的趣味性,引入游戏教学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围绕游戏辅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展开讨论,从游戏教学的历史回顾入手,对教学游戏和情景练习做了明确区分,并从心理学理论、二语习得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三个方面深入地阐述了游戏教学的理论支撑。从宏观上来看,游戏教学在汉语课堂中的实施分为游戏前、游戏中、游戏后三个环节,并对每个环节中的游戏实施做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笔者以游戏在汉语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或价值为立足点,结合具体的游戏设计,分别对“为课堂教学热身”“为课堂教学助力”“为课后巩固添力”做了合理的解析,并对游戏教学的利弊做了讨论。最后,笔者调查了大量与游戏相关的课堂案例,研究分析有代表性的实践案例,针对游戏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游戏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低龄的汉语学习者来说,可以降低“汉语难学”的心理压力。由于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游戏内容、形式和文化输入等都要谨慎选择,从而避免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不良效果。课堂游戏在汉语国际教学中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其实用价值和可行性还存在一定争议,这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摸索和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