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溶解性有机氮(DON)是水中常见的一类有机物,同时也是水生生物的重要营养来源。水环境中的DON不但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还会威胁饮用水安全,进而影响人类健康从而倍受关注。传统检测DON的预处理方法包括过硫酸钾消解(PO)法、高温燃烧催化(HTC)法和紫外光解(UV)法,它们或多或少的存在着DON转化不完全、检出限较高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课题选用了能耗低但波长小且集中的低压汞灯作为光源,研究了DON在波长为254 nm和185 nm光辐射下的转化,通过优化实验条件以有效地转化DON,从而实现其准确检测。由于DON在光解后的产物主要是氨氮和硝态氮,本课题还研究了将氨氮转化为硝态氮的方法,以实现联用离子色谱检测低浓度DON的目的。基于传统的UV法,本课题首先将紫外光与过氧化氢联用,考察了DON在紫外过氧化氢体系中的转化。结果表明,紫外过氧化氢技术对DON的转化效果较差。以尿素、氨基乙酸、一氯乙腈和甲基橙四种典型DON为例,仅氨基乙酸中的氮被完全回收。过氧化氢的加入量与加入方式、p H以及氯离子对上述物质的转化效果均无明显影响。氨氮在紫外过氧化氢体系下的氧化实验结果表明,氨氮能够被快速氧化生成硝态氮。为提高DON的光解转化效果,本课题进一步使用了波长为185 nm光子能量更高的真空紫外光对DON进行光解处理。结果表明,真空紫外光解可有效地实现DON向无机氮转化,氨基乙酸、尿素和一氯乙腈(需加H2O2)光解60 min后的回收率均可达到100%,而甲基橙在真空紫外光解中的最大回收率相较于相同条件下的UV/H2O2技术而言提升了约一倍,达到63%。DON的光解产物主要为氨氮和硝态氮,回收率随灯源功率的增大而增大,随p H的升高而减小。本文通过真空紫外光解法、PO法和HTC法分别检测16种DON,对真空紫外光解法应用于水中DON检测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真空紫外光解法、PO法和HTC法对16种DON的平均回收率依次为89±16%、87±18%、86±20%,说明三种方法都能够较好地用于水中DON的检测。其中HTC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的检测,真空紫外光解法和PO法对三聚氰胺等杂环含氮物质的回收率较低。此外,三种方法均不适用于含有氮氮双键物质的检测。真空紫外光解法测定水中DON的浓度适用范围为2 mg/L(以氮计)以下,p H适用范围为4.0~8.6。光解时间为1.5 h时,检测氨氮和硝态氮,其相对误差小于±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7%;光解时间为12 h时,检测硝态氮,其相对误差为±5%左右,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