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设想参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这一控制手段,总结目前国内外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相关的多项技术规范指标,基于控规中的控制要素,归纳避难疏散场所的空间体系及其设计标准,创新引入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各项指标,有效落实避难疏散场所用地各项建设的控制要求,与控规中的规定性和引导性的相关指标体系整合。初步拟定具体的、灵活的避难疏散场所规划控制指标内容,针对不同等级不同类型的避难场所构建不同的指标控制体系,从用地建设内容的分类总结出指标体系的六大构成要素,充实完善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对促进我国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与控规的有效整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文在收集了大量国内外有关城市防灾避难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专著、期刊、学位论文和其他文献,总结出我国目前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于控规中与避难疏散用地相关的指标体系和控制要素,从技术层面上提出了新的避难疏散场所的规划方法,提出了城市我国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策略、目标和具体指标内容。
本论文提出了“城市避难疏散场所控制指标体系”的概念,主要对我国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目标、内容、原则、步骤及技术方法上进行实例分析研究,借鉴控规指标控制要素衍生出来的,适用于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用地控制要素和指标内容,构建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体系。针对城市避难疏散场所规划各项用地进行控制和引导的控制指标体系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也希望本文可以为完善避难疏散场所规划提供一些价值,将避难场所规划中的规定性和引导性指标整合,针对多重功能的避难疏散场所用地,可以在未来用定性和定量的指标内容来保障城市避难疏散场所用地的开发建设。
最后一章以苏州市抗震防灾规划为例研究了与城市避难疏散场所相关的规划对策,根据实际项目的规划内容和采取的技术规范和指标,总结出了其避难防灾规划的空间策略和各项规划内容的具体量化值,最后对其规划内容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本文中构建的避难疏散场所规划的控制指标体系是否可以使用于实际项目的避难疏散场所规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