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优化射频毁损(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 技术参数,观察组织病理学特征和评价RFA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应用RF2000型射频治疗系统,对5头猪进行了活体肝脏 RFA实验,观察功率30W、50W、70W、90W、单相递升式(50W 起始,每分钟递升10W直至90W)及双相递升式(单相毁损完成30 秒后以 70W继续毁损)条件下毁损灶的大小、形状、温度、即刻光 镜电镜下病理组织学特征,并采用NADH肝细胞活力染色方法评定 肝细胞坏死程度。采用非对照临床研究,评价RFA治疗 78例肝癌 患者的疗效、并发症、不良反应及肿瘤局部复发情况。 结果:功率50W、单相递升式和双相递升式治疗均可产生较大 的近似球形凝固性坏死区,其中双相递升毁损效果最好,毁损灶直 径约4.0cm;功率为90W或70W时形成的毁损灶较小。除功率30W 组外,其余实验组治疗区温度均可达 80℃以上。毁损灶中央带为均 ·2· 11 匀的凝固性坏死,周边呈充血、出血性改变,肝细胞仍具有一定活 性。78例肝癌患者110个瘤体共进行了105次治疗,平均随访9.2 月。43例(55.1%)存活,其中 31例(39.7%)患者无瘤生存。 6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7.7%,无RFA直接相关的死亡或肝功能 衰竭。患者肝功能轻度损害,2周左右恢复正常。最常见的不 良反应为吸收热。23例患者肿瘤原位复发(29.5%)。无原位复发 组与原位复发组在患者性别、年龄、合并肝硬化、肝功能分级、病 理分化、联合治疗、合并癌栓、治疗点数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而两组肿瘤直径差异显著(8.38±2.61cm 对5.23±2.56cm, P=0.0001),提示复发与治疗时肿瘤大小密切相关。 结论:双相递升式毁损的治疗效果较好,可形成直径约4刀。m 的球形凝固性坏死区。RFA治疗肝癌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 通过交叉重叠毁损,对直径小子6cm的肿瘤可替代手术切除。为消 除多中心性微卫星病灶的发生和减少肝内及远处复发,仍应强调联 合其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