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21诱导犬BMSCs骨向分化的体外实验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anju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基因转染技术,体外研究miR-21诱导拉布拉多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s)成骨向分化的作用,并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为将来的体内骨缺损修复提供实验数据支持。方法使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在体外培养拉布拉多犬BMSCs;构建慢病毒载体Lenti-miR-21-Luciferase与Lenti-Lac Z-Luciferase,分别转染犬BMSCs,将研究分为miR-21实验组与Lac Z对照组;转染后4 d,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通过生物发光成像法观察转染后两组细胞的示踪报告基因Luciferase的荧光发光强度检测慢病毒转染效率;MTT比色法检测慢病毒转染后BMSCs的增殖情况;利用细胞划痕实验比较转染后BMSCs的迁移能力;慢病毒转染后的第14天,通过茜素红S染色与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观察BMSCs的体外骨形成情况;在转染后的第0、1、4、7、14 d,分别提取miR-21实验组与Lac Z对照组BMSCs的m RNAs和蛋白;通过Real time-PCR技术和Western blot检测成骨关键因子骨钙素(OCN)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果显微镜下观察BMSCs形态较为均一,多呈纺锤形或长梭形,细胞排列呈旋涡状或放射状融合,生长状态良好;MOI值为10时,BMSCs的转染效率最高,Luciferase的荧光发光强度检测结果表明示踪基因Luciferase在BMSCs中连接成功;miR-21实验组划痕宽度减少平均值为372.33μm,而Lac Z对照组仅为161.33μm,P﹤0.001(F=0.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miR-21实验组的BMSCs细胞爬行迁移能力显著增强;钙结节染色与ALP染色结果提示,相较于Lac Z对照组,miR-21实验组中钙结节与ALP的表达均显著提高;Real time-PCR定量结果显示,miR-21实验组的BMSCs在慢病毒转染后7 d即有OCN基因和OPN基因的显著高表达,而在转染后的14 d,两基因仍维持较高表达水平,结果提示miR-21能够显著增强BMSCs中关键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miR-21可以显著上调BMSCs成骨分化中OCN和OPN的蛋白表达(P﹤0.05),且表达趋势与m RNA的表达趋势相近。结论以慢病毒作为载体的miR-21能够成功转染BMSCs,并在细胞中能够持续高效的增强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miR-21可以显著促进BMSCs的骨向分化,为进一步体的内实验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江海孕育南通,南通因水而生.在水域面积778km2、河道总长达2.4万km的这片热土上,江苏省南通市委和市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重要指示精神,落实
期刊
目的:  研究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P53在婴幼儿血管瘤中表达的关系,探讨MIC-1在血管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收集2008-2012年间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