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初,西南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为缓慢,同内地先进文化地区有较大的差距。汉武帝时期,经过对西南地区的积极开发与治理,该地区的文化教育事业取得迅速的发展。儒学的引进与广泛传播,使西南地区的人民在文化上逐渐地、不同程度地统一于儒家学说,从而,巩固了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统治。本文主要运用《史记》、《汉书》、《后汉书》、《华阳国志》等古代文献资料,以及一些汉代碑刻、画像砖等考古资料,综合当今学者的一些研究成果。以传统的历史研究法为基础,结合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力图对两汉时期西南地区教育的状况进行较为全面的概括,以及较为详细地阐明汉文化教育的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
全文包括前言和正文两大部分,具体如下:
在前言中,笔者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对目前学界在相关课题研究上取得的进展进行了概述。
正文包含四部分,分别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从两汉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和治理入手,概述了西南地区教育兴起的背景。
二、论述两汉时期西南地区教育的概况。本部分旨在论述西南地区在国家的文教政策的指导下,地方官办学校、私学、游学、家庭等担负起了对该地汉文化教育的具体实施,同时,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三、分析两汉时期西南地区教育的特点:1、西南地区开疆拓土与文化教育的互动。2、西南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及其原因。3、西南地区教育特有的发展阶段。
四、论述两汉时期西南地区教育的影响:1、两汉时期西南地区教育的发展对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对后世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对高等教育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影响。3、不同区域间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不同区域间文化传播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