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作物的种植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人们在承认转基因作物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同时担心其所带来的生态风险。本文以已经颁发安全证书的Bt汕优63和华恢1号为材料,通过传统纯培养技术和现代分子技术手段,分析了转crylAb/c基因抗虫水稻对土壤酶活性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转CrylAb/c基因抗虫水稻对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数量的影响
Bt汕优63和华恢1号与相应的受体对照的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差异不显著。但是两者与相应的受体对照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差异显著。
2.转crylAb/c基因抗虫水稻对根际土壤可培养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种群区系的影响
Bt汕优63与相应的受体对照相比,真菌菌属种类相同,但是优势菌的种类比后者少了1类肉座菌属;细菌菌属种类比后者多2类葡萄球菌属和红球菌属,优势菌属与后者相同,为芽孢杆菌属;放线菌菌属种类和优势菌属都相同,为链霉菌属。
华恢1号与相应的受体对照相比,真菌菌属种类相同,但是优势菌的种类比后者少了1类肉座菌属;细菌菌属种类比后者少1类葡萄球菌属,优势菌属与后者相同,为芽孢杆菌属;放线菌菌属种类放线菌菌属种类和优势菌属都相同,为链霉菌属。
3.转crylAb/c基因抗虫水稻对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Bt汕优63和华恢1号与相应的受体对照的根际土壤pH值、速效磷、速效氮、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两者与相应的受体对照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根际土壤pH值、速效磷、速效氮、有机质和碱解氮的含量差异显著。
4.转crylAb/c基因抗虫水稻对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Bt汕优63和华恢1号与相应的受体对照相比,对根际土壤蔗糖酶、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是华恢1号和其对照相比,脲酶活性明显被抑制,差异显著,Bt汕优63和其对照脲酶活性差异不显著。但是两者与相应的受体对照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时期酶活性差异显著。
5.土壤微生物16SrDNA和18SrDNA克隆文库分析
通过对300余个构建的16SrDNA文库克隆序列(接近全长16SrDNA)和300余个构建的18SrDNA文库克隆序列(接近全长18SrDNA)进行测序,使用Mega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构建的细菌16SrDNA序列文库进行分析,发现无论是转Bt基因水稻还是非转基因水稻,主要的细菌类群并无明显差异,共有14类相同类群,仅在少数类群中有差异;对构建的真菌18SrDNA序列文库进行分析,发现两者共有六类相同的类群,和非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种群相比,转基因水稻根际土壤真菌种群上有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