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粒粒径对乳液成膜的影响及含氟类隔离剂的制备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mfdpv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胶粒的粒径对乳液成膜以及其相分离行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研究了乳胶粒大小对均聚物乳液成膜能力的影响。在反应型自乳化单体(DNS—86)存在下,采用乳液聚合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均聚物(PF6MBA)乳液和甲基丙烯酸乙酯的均聚物(PEMA)。研究了不同的聚合方法对乳胶粒粒径大小的影响。利用动态激光散射仪和示差扫描量热仪研究了乳液粒径对PF6MBA和PEMA的Tg、和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种子法聚合可以得到一系列粒径大小不同的乳液。在乳化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PF6MBA和PEMA粒径的变化对分子量和Tg的影响不大。PF6MBA和PEMA均聚物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MFT)都随乳胶粒粒径的增大而升高。 根据粒径不同和组分软硬不同,制备了一系列同种聚合物共混乳液(PEMA/PEMA、PF6MBA/PF6MBA)和不同种聚合物共混乳液(PEMA/PF6MBA)。研究了乳液粒径对共混乳液的最低成膜温度及成膜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聚合物、大—硬/小—软(PEMA/PF6MBA)共混乳液的MFT随小粒径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减小,而大—软/小—硬(PEMA/PF6MBA)共混乳液的MFT随小粒径组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不同种聚合物间共混乳液的MFT与小粒径含量之间的关系相对于理论预测结果存在一定偏差。将粒径相近的不同种聚合物乳液等质量共混时,小粒径乳液共混乳胶膜正反面表面能差异更大,含氟组分更容易向膜表面迁移。而将粒径差异较大的不同种聚合物乳液等质量共混时,当含氟组分为小粒径,不含氟组分为大粒径的共混乳胶膜正反面表面能差异最大,含氟组分更容易向膜表面迁移。 在三元聚酯或三元聚醚弹性体体系中加入含氟组分,利用含氟组分自组织迁移制备含氟类隔离剂。重点研究了—OH:—NCO比值、加入含氟聚合物的种类、干燥时间和方法对隔离涂层剥离强度、残余粘率、表面能、附着力等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了配方和工艺,即聚醚三元醇+TDI—TMP+PF6BA/HEA共聚物(5%)采用60℃下干燥1h后再在110℃下干燥Sh的方法进行固化,隔离剂的综合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原位反应热压烧结工艺制备了ZrC-W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EDS)等分析手段和三点弯曲、单边切口梁法、维氏硬度等测试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对复合材料的球磨混料工艺进行了初步探讨,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碳锆比及W含量对ZrC-W复合材料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球磨方式对复合粉末的形貌有显著影响,采用高能球磨对粉末的
目的 探讨欣母沛与COOK球囊压迫宫腔联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巴州区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诊治的60例剖宫产产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本文从适用性、高效性和稳定性等视角,对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以下结果: 1)评估了短程硝化反应器的适用性。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控制进水碱度
目的 探讨LINC 01118 对人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并研究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RT-qPCR测定两组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及亲本细胞系中LINC 01118的表达水平;利用Lipofec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并发泌尿道损伤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8 年10 月在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行腹腔镜下全子
建设生态省是在省域范围内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实践。我国开展生态省建设的时间还不长,生态省建设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相关的理
学位
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BLM)是直接定量的以生物敏感性和水体水化学为基础来评价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的工具,该模型综合了生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毒理学的发展成果
碳化硅(SiC)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高温性能,是理想的陶瓷基复合材料增韧补强材料。先驱体转化法是制备连续SiC纤维的重要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先驱体聚碳硅烷(PCS)的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