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作式多点传输在LTE-Advanced系统中的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uanp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提供正交的子载波,有效的避免了小区内干扰,但是在频率复用因子为1的LTE-Advanced系统中,小区间干扰依然存在,严重的影响了边缘用户的性能。在这样的情况下,协作式多点传输技术(CoMP, coordinated multiple 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应运而生。它将多个基站组成协作基站簇,通过在协作基站簇之间共享信道状态信息和调度信息等有用信息,有效的消除协作簇内小区干扰,提高平均频谱效率并改善小区边缘用户性能。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LTE-Advanced系统的结构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详细的分析了协作式多点传输的技术细节,包括系统模型,几种不同的传输模式,采用的预编码算法,反馈模式等等,并介绍了系统级仿真平台不同模块的模型。随后根据CoMP中采用的联合处理算法的特点,发现若把以前较为热门的软频率复用算法应用到CoMP中,可进一步提高边缘用户的性能。在具体分析了几种经典的软频率复用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结合软频率复用算法的适用于CoMP的调度算法,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系统级仿真验证,证实了该算法可在保证小区平均吞吐量的基础上有效改善边缘用户性能,提高用户间的公平性。最后,对协作式多点传输技术进行了总结分析,为下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漏洞是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软件、协议的具体实现或系统安全策略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漏洞广泛存在于各种软件中,危害严重。大量的病毒、木马、蠕虫利用计算机的漏洞进行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WSN)逐渐被应用到娱乐、军事和医疗等领域。作为WSN的一个分支,以人体为中心的无线体域网(WBAN)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未来移动通信系统日益增加的高速数据业务和系统容量需求,增强型长期演进系统引入异构网的新特性,有效地解决了灵活部署、增加系统容量、改善系统吞吐量等需求。国内外电
大麻鳽(Botaurus stellaris)属于鹈形目鹭科麻鳽属鸟类,主要栖息于大型芦苇湿地中。目前,有关大麻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欧洲种群上,并且主要围绕繁殖生态学展开,有关大麻鳽东亚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