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在围手术期应用腰腿痛颗粒(文登整骨医院院内经方免煎剂)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促进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效果方面提供一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从2015年03月~2016年08月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脊柱脊髓二科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按照课题要求选取60例受试对象,按入院时间次序排号,并查随机数字表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在局麻下行经皮内镜下髓核探查摘除术;术前术后两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锻练,对照组在入院日起1~30天给予甲钴胺片口服,试验组在入院日起1~30天给予甲钻胺片和腰腿痛颗粒口服。对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节段、手术时间以及入院第1天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做均衡比较。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后第3天、2周、1月、3月的VAS、JOA分数并计算改善率,统计手术后3个月内残余症状反跳率,并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有统计学差异(P<0.0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纳入的60例受试对象均严格按照课题要求完成了治疗,并获得了术后3个月内的随访资料。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病变节段、手术时间以及入院当天的VAS、JOA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手术后各观察点的VAS与JOA评分改善率均持续上升;试验组在术后各观察点的VAS与JOA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术后第3天、2周的VAS评分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JOA评分改善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内残余症状反跳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围手术期口服中药方剂腰腿痛颗粒能较快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的腰腿痛、麻木无力症状,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口服西药甲钴胺片的基础上冲服腰腿痛颗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状,明显优于单纯口服甲钴胺片,且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