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剩余控制权概念的虚拟企业性质及收益分配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oeni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企业注重自身功能的完善、注重竞争,而合作观念不足,这导致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成本越来越高。随着管理思想的发展,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资源共享、核心能力互补,开始追求一种跨越地域和行业边界的动态合作的组织形式,即虚拟企业。虚拟企业能够从市场和产品出发,根据经营过程、市场及合作伙伴的改变实现快速重构,因而呈现出优越的竞争力。随着虚拟企业的实践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对虚拟企业展开探讨和深入研究,对虚拟企业的本质、收益分配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环境而展开。首先介绍了虚拟企业发展的背景、概念界定、虚拟企业的特征,以及虚拟企业的生命周期和组织流程。其次建立了两个经济模型,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虚拟企业的性质,包括:模型一,基于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分析框架,指出虚拟企业与其它几种典型的中间组织在交易属性上仍然存在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以及不确定性上的差异。模型二,基于哈特剩余控制权概念的理解,动态化资产互补概念,并引申出非剩余控制权的概念,指出资产互补的动态性,非剩余控制权的广泛转移是虚拟企业存在的条件。第三,虚拟企业收益分配的委托代理模型中,纳入了市场风险敏感度及企业专用投资两个变量,分析了不同市场敏感度下收益分配的变化情况。最后本文分对一个虚拟企业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证实了相关结论。结论认为,虚拟企业的存在基于市场机遇下企业间资产的匹配程度,以及机遇期内合作者之间是否转移了广泛的权利;在收益分配方面,虚拟企业成员努力的单价与市场对于风险的敏感度正相关。因此,市场研究对于虚拟企业的运作以及收益的公平分配有着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高等教育的扩招,大学贫困生日益增多,成为高校中一个必须关注的群体。由大学贫困生问题带来的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焦点之一
循环经济是当今十分热门的研究论题,是世界各国积极探索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其重要特征是抛弃“生产---消耗---废弃”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传统经济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作为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人才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才的竞争已经成为企业之间竞争的关键因素。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可以促进人才的进步,帮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作为人力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薪酬体系在吸引、留住人才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房价大幅度攀升,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
研究了火溪河水牛家水电站在施工期、竣工蓄水后、水库水位涨落期对兽类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