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体外感染大鼠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模型,观察Rae1活化在C.pn感染诱导VSMC迁移中的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Rac1活化与PI3K、IQGAP1的联系,探讨其相关分子机制。
方法:
1.C.pn增殖培养后体外感染大鼠原代VSMC;
2.GST pull-down实验检测C.pn感染VSMC后不同时间点Rac1的活性;
3.用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抑制Rac1的活性,GST pull-down实验检测VSMC内GTP-Rac1的表达变化,Wound-healing实验和Transwell实验观察VSMC迁移能力的改变;
4.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抑制PI3K的活性,GST pull-down实验检测VSMC内Rac1活性的变化,明确PI3K在C.pn感染诱导VSMC内Rac1活化过程中的作用;
5.用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抑制Rac1的活性,Western blot实验检测VSMC内IQGAP1表达的变化,明确C.pn感染后VSMC内Rac1活化对其下游效应蛋白IQGAP1的影响。
结果:
1.目的质粒转染大肠杆菌,体外制备足量有效与GTP-Rac1特异结合的GST-PBD融合蛋白;分别于C.pn感染VSMC0 h、0.5 h、1h、2h、3h、6h、8h和12h后提取总蛋白,GST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C.pn感染VSMC0.5 h后GTP-Rac1表达水平开始升高;随着感染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逐渐升高,3h左右达高峰,8h开始下降,并持续至12 h;而各时间点VSMC中总Rac1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
2.GST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使用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预处理VSMC后,C.pn感染诱导的VSMC内GTP-Rac1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用NSC23766预处理的C.pn感染组的VSMC内GTP-Rac1的表达水平较单纯 C.pn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VSMC中总Rac1表达无显著差异。
3.Wound-healing实验结果显示,NSC23766预处理的C.pn感染组VSMC向划痕中央迁移的面积明显小于单纯C.pn感染组(P<0.05); 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NSC23766预处理的C.pn感染组VSMC的穿膜细胞数明显低于单纯C.pn感染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使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VSMC,GST pull-down实验结果显示,LY294002预处理的C.pn感染组VSMC内GTP-Rac1的表达水平较单纯C.pn感染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VSMC中总Rac1表达无显著差异。
5.使用Rac1特异性抑制剂NSC23766预处理VSMC,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50μM NSC23766预处理的C.pn感染组VSMC内IQGAP1的表达水平虽较单纯C.pn感染组有所下降(P>0.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μMNSC23766预处理的C.pn感染组VSMC内IQGAP1的表达水平较单纯C.pn感染组则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C.pn感染可能通过激活Rac1促进VSMC迁移,且在此过程中Rac1的活化依赖PI3K的酶活性,活化的Rac1可影响其下游效应蛋白IQGAP1的表达,即C.pn感染可能通过PI3K活化Rac1进而激活IQGAP1促进VSMC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