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文学第一现场勘查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tu139201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当代文学生产机制,尤其是原创文学的第一现场文学期刊也不得不随潮而动。本文以1995至2005年的《作家》作为研究范畴,将十年中《作家》做出的种种努力加以呈现,力图展示文学期刊现实的生存处境,解读文学期刊参与文学的方式。《作家》奉行以作家的眼光看世界的编辑理念,把对新作家的培养提拔作为份内之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家》就成为新生代作家成长的沃土。《作家》也同时面向读者,并且通过改版、增强文学可读性等措施向读者靠拢。文学正在一步步接近市场的今天,主编在期刊自身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作为《作家》这一时间段主编的宗仁发,也使出浑身解数,亮出自己的七十二般武艺,为杂志脱贫而努力。通过种种富有创意的文学策划,抢占文学理论高地。新颖独特的栏目的设置,以一种不确定的文体,解除作家写作的束缚,扩大自由写作的空间,为《作家》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了象征资本。《作家》也在一步步行进中完成了自己的定位,做一本杂志化的小众化文学刊物。文学期刊是我们窥见文学内部的一个重要视角,是文学侧面的一个重要反映,它的兴衰荣辱也和文学息息相关。通过对《作家》这十年来的探查,我们发现上世纪90年代文学生产场的变化,《作家》也是积极汇入大潮的参与者。《作家》在参与文学进程中表现出了主动性,它积极扶植培养有潜力的文学新人,用宽大的胸怀容纳那些在文学精神和形式上异质的作品,以自己的开放性刺激作家写作。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老年卫生保健性肺炎(HCAP)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16例老年HCAP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中93例MDRO感染患者与423例非MDRO感染患者的差异,并
俗语有云:"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健康打下基础。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载,阿胶,味甘气平,质润,专入肝经养血。阿胶养肝有巧方,只要配以合理药膳,便
期刊
根据卟啉与DNA的作用机理,从吸光、荧光、磷光、散射光、电化学等几个方面讨论了卟啉试剂在DNA检测中的应用.
结核病目前在我国已经成为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积极发现和治愈传染性肺结核患者,是当今结核病控制最有效、最符合成本效益的疾病控制干预措施。为方便肺结核患者就
目前,各地正加紧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的非遗,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很大发展潜力。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若以非遗项目的属性划分,在非遗与旅游融合互动领域
报纸
本文为了更好的解决铅锌矿当中的选矿废水可以进行充分的循环利用,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环境效应,需要对自然降解、混凝沉降以及其活性炭的吸附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并且对废水
在钻进时就能及时获得所钻地层的孔隙度、岩性等参数.把握是否有裂缝、含油气、欠压实等信息,将大大提升资料的价值,为科学高效的油气开发创造条件,随钻声波测井技术正在承担这一
论文以民国通俗期刊《茶话》为研究对象,第一章对期刊的概貌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期刊与《小说月报》、《文坛》月报的关系,创刊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编辑理念、办刊宗旨、
软土地基对市政道路施工质量有着较大影响。分析了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介绍了动力加固法、粉媒灰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等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结合施工经验,阐
王旭烽自80年代登上文坛,笔耕不辍,已有二十余年的时间。二十年来王旭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价值立场,成为当代文坛上坚持理想主义、持守人文精神的少数作家之一。其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