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现代性视野中的雅各布森诗学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right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罗曼·雅各布森的诗学思想为研究对象,探究雅各布森之诗学思想同西方社会现代性之发间的内在关联。本文关注的焦点并非雅各布森诗学思想中一系列命题是否成立,而是探讨促使那些命题成形的历史动力。真正有效的动力学阐释不仅要解释促使理论成形的外部力量,更要解释这种外部力量如何进入理论体系,如何被理论体系所吸纳、消化,成为推动理论体系发展演化的内在生成性力量。因此,对理论的动力学阐释必须建立于严格的形态学描述和比较的基础上。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选取雅各布森诗学理论中的四个重要方面——结构、功能、文本、隐喻,通过描述雅各布森诗学思想在这四方面的具体呈现,比较同时期其他主要学者对它们的影响或回应,希望能收到以点带面,见微知著的效果,进而窥探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现代性之发展同雅各布森诗学思想的内在关联。第一章简要介绍雅各布森的学术史,引入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对立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这一对立对于雅各布森诗学的整体影响,以及雅各布森诗学所呈现出的审美现代性特征。第二章“结构”重点探讨雅各布森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概念二项对立。作为贯穿于雅各布森研究方法的基本原则,二项对立不仅体现于他的语言学理论中,也体现于他的诗学理论中,将二者联接成一个结构致密、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他的二项对立思想也包含着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的对立与冲突,令他的诗学话语成为审美现代性话语的一个组成部分,呈现出显著的现代主义文化特征。第三章“功能”首先尝试厘清结构和功能这两个术语的边界,然后追溯雅各布森语言功能观,尤其是诗功能的发展轨迹,并尝试透过文化语境重新阐释雅各布森对诗功能的界定,不仅将其视为一种有着强烈技术倾向的语言学-诗学话语,更将其视为一种文化话语。通过与阿多诺的《审美理论》对比,雅各布森对诗功能的界定显像为现代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激进美学话语。第四章“文本”首先对雅各布森的文本理论做一番总结,并提出,在雅各布森文学文本理论的核心,可以发现一系列空间隐喻。通过把文学文本设想为一个存在于三维空间之中,有着明确的外部边界和内部结构的“有形之物”,雅各布森对文学文本提出了一些迥异于前人的见解,同时也令自己的文学文本理论融入现代主义文化的背景之中,成为构成现代主义文化的众多文本之一第五章“隐喻”尝试从文化理论的角度对雅各布森的隐喻理论重新阐释。雅各布森严格区分隐喻和换喻,将属于形象语言的换喻推到非形象语言一端,造成其诗功能概念重诗歌而轻散文。从诗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缺陷;从文化理论的角度来看,正是由于这一缺陷的存在,呈现出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两种文化话语的紧张和对立,而雅各布森的隐喻理论也成为审美现代性话语的一部分。
其他文献
美国、印度在印总理曼·辛格访美期间达成“印美民用核技术协议”,它实际上是印美双方涉及核问题和双边战略关系的谈判结果,为近年来印美关系的全面升温作了阶段性诠释,为双
美国自1998年起对印实施高科技贸易制裁,涉及军民"双用途"的高科技项目禁运成为影响印美关系的重大障碍。随着近年来印美战略关系日益升温,印美民用核能合作启动,美国支持印
黄曲霉毒素是迄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一类真菌毒素,对该毒素的检测技术特别是快速检测方法对发展中国家保障农产品及食品消费安全具有特别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特异
印度国大党为首的政府在其施政纲领中强调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反对单边主义和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普遍推测新政府的外交将寻求调整,印美关系可能适度降温。但基于对国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和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从1979年开始,增值税在我国先后经历了小范围内试行、在部分产品生产环节扩大实施和全面
连锁经营是企业进行快速扩张的重要手段,自从连锁经营方式19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展起来开始,便备受企业家们的青睐,直至今日,连锁经营模式已经发展的相对成熟。由于连锁经营具
中国的城镇化让世界瞩目,以不足百年时间走过了西方二三百年才走过的道路。快速的城镇化为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了强大的机遇和动力,同时也给节约资源、改善环境,提升城镇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对Ⅱ型胶原蛋白诱导的关节炎(CIA)大鼠血清中的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将60只清洁级SPF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金融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国内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方面,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外资银行纷纷进入,资产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与此同时,证券、信托
作为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的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1925-1970)给世人留下一个复杂而又充满迷惑的世界。死亡一直是贯穿他作品的主题,“心灵所渴望的是死亡、黑夜和鲜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