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公司重整中的治理结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合理地确立重整程序中的公司治理结构对重整目标的实现和重整程序的顺利推进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越来越多处于经营困境的公司选择重整。因此,公司重整中的治理结构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拟从公司重整中各个主体的权力分配入手,对在重整过程中的经营管理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文章第一部分以公司重整的起源开篇,主要介绍公司法和破产法的价值衔接。公司法的目标在于确保市场准入的流畅,激发投资者的热情,其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最终是为了减少公司破产而给股东造成的损失。而破产法的目的在于拯救公司法人,平衡各方利益,尽量减少利益相关者的损失,谋求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最大化。前者强调确保公司的“出生”和“成长”,后者强调拯救公司的“死亡”、延长公司的“寿命”。两者的价值在商法体系上一脉相承、具有互补性。文章第二部分将重整对公司治理的冲击进行了分析,着重梳理了公司在常态与重整期间之间的区别。在重整程序前,常态公司中股东拥有公司最终控制权、股东利益至上和公司意思自治、债权人被排除在治理结构之外等方面的内容。在公司进入重整后,治理结构在两种不同的重整模式下存在共同的问题,包括债权人会议对于重大事项决策的权限、股东(大)会对于董事、监事的改选以及报酬事项的决议效力、法院的最终决定权等方面。文章第三部分着重分析公司重整中治理结构的特殊问题,包括债务人自行管模式和管理人管理模式两种模式下的不同问题。在债务人自行管模式,公司原有的权力主体的权限较大,可以决定公司的营业及相关事项,管理人和法院主要起监督作用。在管理人管理模式,公司原有的权力主体的权限受到极大限制,管理人和法院起主导作用。文章第四部针对公司重整中治理结构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具体可行的做法是,通过司法解释从整体上对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债权人会议、管理人、法院等主体的权力分配进行界定。
其他文献
法益与利益之间关系密切,法益是利益在法律上的动态反映。从语义上看,法益是指由法益主体所享有的法律利益,其范围包括现实利益和期待利益。污染环境罪的法益即环境利益,具有生态
传统的企业生产和发展模式以消耗大量的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形势下,倡导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新时代条件下企业变革与发展方向的大势所趋。内
近十几年来,随着红外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红外成像跟踪测量系统在靶场广泛应用,红外图像已逐渐成为靶场试验数据的重要来源,红外图像判读模式也需要随之发生变革,传统的人工判读方
目前,我国对于“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村镇住宅建设正处于稳步发展的历史阶段,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绿色村镇住宅的需求越来越高。目前国内关于绿色村镇住宅建设评价指标体
我国《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突出强调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的地位和对于提高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价值,认为“体现科学探究活动的精神,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为主体是
针对高速动车组运行速度高,制动释放能量大,对基础制动装置特别是制动盘高温性能要求高等特点,研究了新型合金钢材料和结构制动盘。通过运用ANSYS仿真软件对1#材料和2#材料两
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以及人们对于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普遍升高,导致供热规模逐步扩大,热负荷不断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可避免的对现有的供热系统扩展
超宽带天线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最前端,已经广泛应用于电磁测量、电磁兼容测试、超宽带雷达等领域中。喇叭天线因其具有频宽带、方向性好、以及具有高增益和高功率负载的能力而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社会生产力不断向城镇转移或者集中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以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及信息化为载体,全面推进小康
随着第一辆汽车的问世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机动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行驶在道路上。机动车在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快捷、方便的同时也给人民的生活添注了更多的不稳定或者说是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