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农学界的先驱许璇研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璇(1876-1934),近代早期著名的农学家、农业教育家,我国农业经济学科之先驱。清末留学日本,回国后执掌北京、浙江等高等农业院校。1924-1934年期间,连续被选为中华农学会干事长、委员长和理事长,为学会的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学会有了新的发展。他在我国最早开设农业经济、农村合作和粮食问题等课程,开我国农业经济学之先河。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业经济学在我国农科院校中已成为一门主要学科,许璇成为这门学科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许璇所著《粮食问题》一书,为我国最早之研究粮食问题的专门著作。他长期兼教育行政、农事实践、农业学术社团以及农业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于一身,提出“融学术、教育与农村事业于一炉”的教育方针,创建农村建设实验区,为中国农业与农业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本文通过回顾许璇的一生,论述许璇担任中华农学会会长期间所做的工作,总结许璇的农业经济思想,力图多角度观察许璇为中国早期农业教育、为中华农学会的发展、近代农业经济学科的建立而努力开拓的一生,希望以许璇为代表揭示近代知识分子为挽救国家民族之衰亡、献身农业现代化的艰辛历程及其所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同时,通过此个案的研究,透视农界人士在乱世之秋谋求解决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世情怀、生存样态和心路历程。
其他文献
科举制的废除,实际上成为导致以士农工商四大社会群体为基本要素的传统中国社会结构解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与传统科举由“士”而“大夫”的道路相比,新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则是
本文拟通过微观性地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穗积八束有关家族国家观的三篇代表性文章《国家的民法》、《民法出,忠孝亡》和《家的法理观念》进行细读,分析其与日本明治时期的国家
张载不仅是理学的奠基者,而且也是关学学派的创立者。张载以《正蒙》为核心而建立的气本论哲学,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西铭》所揭示的理想境界,对宋以后的中国
发端于东北偏远地带的女真-满洲族缘何在短短数十年中迅速崛起并统一中国,甚至将政权统治延续长达268年并且实现中国历史上持续最长久的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历来被历史工作者所
吴城文化是商时期分布在赣江中、下游鄱阳湖以西的赣北、赣西北、赣中地区的一支地方青铜文化,既带有浓厚的中原商文化色彩,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虽然专家们对吴城文化的内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