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课堂中,教师话语对英语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课堂外语教学的媒介,为学生的目的语输入提供主要资源,同时也是教师用于实施教学任务和组织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工具。西方学者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对教师话语进行研究,而在我国,对教师话语的研究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才开始。
本文以Krashen的输入假设、Long的交互假设和Swain的输出假设为理论基础,分别从教师话语的量、汉语在教师话语中的使用情况、教师的提问行为和教师的反馈四个方面对教师话语做出描述分析,旨在得出教师话语的基本特征,同时揭示个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了解教师话语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影响。本研究以当地重点高中(赣州市第一中学和赣州市第三中学)的六名英语教师和 298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课堂观察、课堂录音和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研究。
全文分为五个章节:
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第二章介绍相关的理论背景,教师话语的定义、特征及国内外对教师话语的研究状况。第三章详细阐述本研究的设计思路,具体包括本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数据收集的工具和途径。第四章结合调查中所收集的数据对高中英语教师话语进行细致地分析和讨论。第五章为本研究所得结论和对英语教学的建议,以及本研究所存在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