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主人公的“自我欺骗”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hgs19741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是石黑一雄最早的两部小说,这两部小说主要都是以二战后的日本为背景讲述的日本人的故事,在主题和写作手法上也有相似性。有学者称这两部小说为石黑一雄的“日本二重奏”。在对《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的研究中,主人公的“自我欺骗”虽有被评论家们提及,但研究的主要方向侧重在对由“自我欺骗”心理导致的不可靠叙事的研究,而对小说中所体现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欺骗”这一现象本身的关注度不够,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自我欺骗”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分析哲学、存在主义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领域都引起了足够的重视,赫伯特﹒芬格莱特在综合各学科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比较适用于文学分析的关于“自我欺骗”的阐释。本文参考了芬格莱特对“自我欺骗”阐释,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远山淡影》和《浮世画家》中主人公的“自我欺骗”进行分析。关于小说中的“自我欺骗”,本文重点探讨了主人公的“自我欺骗”在小说中是如何体现的,分三章进行分析。第一章分析了主人公(叙述者)的自我欺骗在其对非叙述者的人物的叙述上的表现;第二章分析了小说中的环境在展现主人公“自我欺骗”上在作用;第三章分析了由揭露和隐藏的矛盾心理导致的“自我欺骗”心理的不稳定性特征在主人公的叙述(叙述语言和叙述结构)上的体现。通过分析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主人公的“自我欺骗”对小说的主题意义,看出石黑一雄在早期创作中在展现人物心理上的创造性,以及作为“国际主义作家”的石黑一雄的关注重点是整个人类的内心世界,而并不局限于具体某个国家和民族。
其他文献
大豆新品种洛豆1号为夏大豆新品种。抗倒伏,抗病,百粒重高,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抗SC7,对SCN1高感。2016—2017年参加国家大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00.4公斤/亩,平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一旦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灵魂和精神,严格来讲,就不称其为教育。因此,教育的根本在于教人如何做人。宽松、温馨、富有情
由于注水开发是一种经济、有效、操作工艺简单的开发方式,已被油田广泛采用。但由于地层非均质和流体非均质,油井在较低的采出程度时就进入高含水阶段。国内外实践证明,油田
为保障2008年奥运会顺利召开,北京南水北调配套供水工程中的"三厂一线"工程已全面展开。北京市水司面对南水北调江水入京后带来的巨大机遇和挑战,立足科技创新精神,积极开展
论文以葡萄花油田葡I油组为例,针对该油藏储集砂体“窄、薄”的独特地质特征和目前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地质、测井、地震、试油试采和生产动态等五大类资料为基础,开展了剩
研究背景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sinonasal malignant melanoma, SNM)是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复发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为该肿瘤容易血行播散,手术后复发率高,预后不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