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杏轩医案》的新安医家程文囿学术思想及临证经验研究

来源 :安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以程文囿的临床医案《杏轩医案》为基础,对医案的成书过程及编写特点、程杏轩的学术渊源、学术观点、各科临证经验、治学特点等进行研究,以期相对系统地阐发程杏轩的学术渊源和学术观点,发掘程文囿治疗内、外、妇、儿的临证经验,并总结其治学之道。方法:1.文献研究法:运用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检索平台,以及查阅著作等对本课题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2.经验总结法:对《杏轩医案》中的医案进行梳理、分类、剖析、对比、总结,使其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3.个案研究法:通过选取部分代表性医案,加以分析讨论,弄清其特色,由此类推,以小见大,呈现程氏的学术思想。结果:1.通过对程文囿及其主要著作的研究,明确了《杏轩医案》的编写人员系程氏及其弟子。此书的编写特点为:记录详实完整;选案典型精严,不掩己德,不避己过;全书编次不分门类,对于病证、病理记述颇详;善于引喻,深入浅出地呈现医理;案末常附程氏基于本案的思考或感叹。2.通过分析《杏轩医案》内容,还原程文囿的学术渊源,即溯源《内经》,师法仲景,喜宗景岳、效法吴门,旁通各家。3.基于医案提炼了程文囿“变通为要,守正创新”、“药简功专,当机立断”、“未得其证,切忌投药”、“疑病探之,勿失良机”、“情志致病,独药难疗”、“守正补虚,不图近功”的学术观点。4.通过对医案进行梳理分类,撷取程氏内、外、妇、儿各科的临证经验。如在内科脾胃病以虚实为要、肢体经络病重视肝肾等;外科痈疽余毒未清守正清火、常从经络辨证获奇效;妇科方面不拘成方既论、善从理奇经取效;儿科方面惊风补虚清解灵活运用、痘证活用寒温之剂,在妇儿两科的辨证论治上强调结合妇、儿的体质特点等。5.总结出程文囿不掩己功,不避己过、蔑古则失之纵,泥古又失之拘、并重医情与人情、提倡临证增才识的治学之道。结论:1.《杏轩医案》是程氏毕生临床经验之总结,此书的编写特点决定了其现代适读性较高,对新安医学的传承、研究和理论完善均具有现实意义,值得研究。2.程氏在学术渊源上尊内经,崇仲景,法景岳,效吴、叶,学出多源。《杏轩医案》所收录医案涵盖内外妇儿各科,对于病因病机、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的记录均详实完整。此书对新安医学乃至整个中医学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3.程氏的学术观点和治学之道对于现代临床,无论是在医术还是医德医风上均有可取之处,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今国家对中医药传承提出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要求也完全契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进行局部和整体针刀松解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通过力学平衡方面探究针刀整体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可行性,与局部痛点治疗相对比,把握共性,为坚定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提供可靠的现实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针对符合标准的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刀整体松解组和针刀局部治疗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每周进行1次针刀治疗,连续3周。治疗结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09-2020.12至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接受外剥内扎术的混合痔患者180例,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A组)、常规镇痛组(B组)、空白对照组(C组)。该研究脱落病例3例,无剔除病例,完成研究患者177例,其中A组60例予以术后常规及穴位埋线治疗,B组59例予以术后常规及地佐辛静滴镇痛治疗,C组58例予以术后常规治疗
目的:本研究主要采用苦参洗剂联合奥硝唑阴道栓外用治疗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局部体征、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和它的复发率,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苦参洗剂及奥硝唑阴道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作用机理,为苦参洗剂的临床的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安徽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妇科门诊病人中符合
目的:本研究通过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联合中药敷脐治疗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并分别与单纯美沙拉嗪保留灌肠及单纯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相比较。分析三种不同疗法对活动期轻中度大肠湿热型UC的各项观察指标的影响,并比较三种不同疗法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发展及推广中医药治疗UC的提供更多新的理论依据。方法: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就诊于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门诊的UC患
目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通督调神针刺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相关机制,为降低缺血性卒中事件的发生率提供新的治疗思路。方法:收集60例在安徽省针灸医院脑病科住院治疗的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针药联合组各30例,西药组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粒/次,1次/d;针药联合组在同西药组处理的基础上,予通督调神针刺,6次/周,两组均连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纳入的
目的:观察艾灸联合刺血疗法对活动期瘀血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艾灸联合刺血疗法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0例瘀血痹阻型RA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予以来氟米特片口服,20mg/次,每天一次;治疗组在观察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联合刺血疗法。艾灸具体方法:对“足三里”
目的1.通过观察清热利胆解毒方治疗Wilson病认知功能障碍前后认知功能(Mo CA量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及血清Ghrelin(生长激素释放多肽)含量变化,基于Ghrelin相关通路指标研究清热利胆解毒方对Wilson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干预机制。2.以铜负荷Wilson病大鼠为模型,比较各组大鼠血清Ghrelin含量及海马区域中Ghrelin、GHS-R的积分光密度值差异,研究G
目的: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痰瘀互结型H型高血压病患者,通过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对患者的血压、血液内同型半胱氨酸、血流变指标以及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患者通过电脑程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并用阿拉伯数字编号。两组均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0mg/0.8mg,口服1次/天作为基础治疗,其中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方,治疗8周后,观
目的:收集和整理明清以来主要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相关医案医话,将其中出现四诊、症状、病机、治法、中药这些客观因素进行进行收集归纳,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明清以来新安医家在治疗眩晕病的证治方法及用药规律,汲取其前人医家的诊疗特色与经验,不仅可以使得明清以来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病的理论更加完善和系统化,同时为今后中医诊治眩晕提供更多的临床借鉴和思路。方法:以安徽中医大学图书馆库存藏书中新安医家治疗眩晕的医
目的中医膏方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作用的中药制品,是中药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首次对孙思邈《千金方》中内服膏方相关内容进行专题整理,主要对其方药病症进行分析研究及规律总结,同时对膏方制剂和用药特色进行分析,旨在为中医膏方的研究提供参考,为当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综合运用文献法、比较法、统计学法等多种方法,遵循孙思邈著述卷目分类分科方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