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区性问题的凸显,导致地区主义的兴起,东南亚地区也不例外。由于具体的安全、历史、文化等因素,东南亚地区主义机制的建立无法摆脱美国这一域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形成了迥异于欧盟机制的特点。东南亚地区主义机制的建立必须加深对文化和文明多样性的认知。本论文选取了新地区主义作为理论框架,通过美国对该地区的多边、双边和区域组织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合作与安排以及主要代表国家的不同战略考量,试图对该地区的地区发展主义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地区主义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特征。新地区主义在东南亚的兴起无疑为东南亚政治和经济合作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发展和丰富了地区合作的理念,并推动着东南亚一体化的进程。东南亚一体化也为新地区主义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动力。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东南亚地区合作的未来。在新地区主义的影响下,东南亚政治经济合作的结构建立和发展起来,它们已经成为东南亚经济政治共同体的雏形。但是现阶段东南亚政治经济合作的发展却因为东南亚地区制度的缺失以及受到大国利益牵制而面临诸多问题,尤其是美国因素的影响。美国在该地区拥有无可比拟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影响力,通过与地区国家的政治军事同盟关系、自由贸易伙伴关系和其主导的各种多边合作框架,如跨太平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等来对冲其他大国和俄罗斯和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以及地区发展对其产生的离心力,以保证其在东南亚地区触手可及的影响,为其全球战略目标服务。从本文借助国际关系理论对新地区主义发展的理解,分别从东盟这最大的地区组织本身以及其成员国的视角对东南亚地区发展主义中的美国因素、地区发展战略和东南亚各国的发展路线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试图对该地区的新地区主义的走势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