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管电极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还原蛋白质(酶)的直接电化学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这些研究能帮助我们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和蛋白质发生电子传递的机理。由于多数蛋白质分子量较大,其电活性中心很难与电极直接交换电子。为了促进蛋白质和电极的电子传递,研究运用了各种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如金属纳米颗粒、碳纳米管等。碳纳米管自从被发现后,因为其独特的力学、电子特性以及化学特性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因其具有独特的结构、优良的力学性质及杰出的电学性质,碳纳米管在显微镜探针、场发射显示器、超级电容器、分离领域及传感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碳纳米管的表面效应,即直径小、表面能高、原子配位不足,使其表面原子活性高,易与周围的其它物质发生电子传递作用,在电化学和电分析化学的研究中,如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构筑,具备了独特的优势。本文利用碳纳米管优良的物理、化学、电催化性能以及它们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结合纳米粒子的小粒径和大的比表面积效应,制备了2种不同类型的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实现了血红蛋白的直接电化学,该类修饰电极对过氧化氢等具有良好的生物电催化性质,能用于生物传感界面的构建。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石英基底上成功制备了直立碳纳米管阵列,并将其制成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将血红蛋白、葡萄糖氧化酶采用多种方法固定到阵列电极界面上,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较低的检测下限以及快的响应速度。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首先系统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发现及应用研究,包括碳纳米管的分类、性能、制备方法、功能化以及应用现状。接着介绍了氧化还原蛋白质(酶)的直接电化学,包括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纳米材料在蛋白质(酶)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二章血红蛋白在1-芘丁酸琥珀酰胺酯/碳纳米管和金胶纳米粒子修饰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本章采用多壁碳纳米管(MWNTs)、1-芘丁酸琥珀酰胺酯(PASE)和金纳米粒子(AuNPs)构筑生物兼容性薄膜,用于固定血红蛋白生物分子。首先1-芘丁酸琥珀酰胺酯的芘基端可以与碳纳米管的侧壁通过π键合作用形成PASE/MWNTs,然后,血红蛋白(Hb)通过蛋白分子中的胺基与PASE的琥珀酰胺酯基端的亲核取代反应形成胺键,固定到PASE/MWNTs纳米复合材料表面。最后,金胶纳米粒子通过静电作用力吸附血红蛋白分子表面,形成Au/Hb/PASE/MWNTs。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化学交流阻抗(EIS)及循环伏安扫描(CV)等方法对电极修饰过程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Hb在Au/Hb/PASE/MWNTs/GCE电极表面没有发生变性,能够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所得的Au/Hb/PASE/MWNTs/GCE电极对H2O2、TCA、NaNO2、O2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的生物传感特性。第三章血红蛋白在多壁碳纳米管/金胶纳米粒子和SiO2层层组装膜电极界面上的直接电化学本章提出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金胶纳米粒子(MWNTs/Au),SiO2溶胶-凝胶和蛋白质层层组装的方法固定血红蛋白(Hb),制得蛋白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首先将一定量的MWNTs和金胶掺杂在一起后滴涂在玻碳(GC)电极表面,随后先后将一定量的Hb和SiO2均匀滴涂在MWNTs/Au/GC电极表面,如此交替,即可进行层层组装,得到{SiO2/Hb}n的层层组装膜。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组装过程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当组装层数n=2时,Hb在层层组装膜内的固定达到了饱和。在{SiO2/Hb}2/MWNTs/Au/GC电极上Hb保持其原有的生物活性,能够进行稳定、有效的直接电子转移。固定的Hb呈现过氧化物酶的特性,对溶液中的H2O2具有良好的生物电催化还原特性。第四章葡萄糖氧化酶在CdS纳米粒子/壳聚糖和Pt纳米颗粒修饰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电催化性质研究本章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以酞菁铁为原料,在石英基底上气相沉积制备大面积的直立碳纳米管阵列。将制得的碳纳米管表面喷金后,用10%的HF将直立碳纳米管阵列从石英基底上剥离,制成电极。场发射扫描电镜图表明,直立碳纳米管(ACNTs)阵列电极的顶端开口,侧壁直立、均匀、有序。以ACNTs阵列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并且使用了两种类型的纳米粒子对电极进行修饰。首先在直立碳纳米管阵列上电沉积的铂纳米粒子(Ptnano;当溶液pH值大于壳聚糖的pKa时,葡萄糖氧化酶(GOD)、CdS纳米粒子和壳聚糖(CS)的混合溶液电沉积到ACNTs-Ptnano电极表面。实验表明,铂纳米粒子有效地增加了电极表面积、提高电极的电子传递速率,CdS纳米粒子有效的促进了葡萄糖氧化酶与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实现了葡萄糖氧化酶的活性中心FAD/FADH2的直接电化学。基于CS-GOD-CdS/ACNTs-Ptnano电极的葡萄糖生物传感器显示了良好的传感性能,其检测线性范围为400μM~21.2mM,最低检测限为46.8μM(S/N=3),表观米氏常数为11.86mM。第五章血红蛋白在重氮化修饰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电催化性质研究本章采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对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进行功能化修饰。通过在溶液中电化学还原4-羧基苯基重氮盐,得到基于表面羧基化的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并且成功的将血红蛋白(Hb)分子固定在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表面。制备的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和导电性,电极表面的羧基提供了更多的蛋白质结合位点,使得血红蛋白分子在此功能界面上可实现直接电子转移。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Hb分子的直接电化学和生物电催化活性进行监测。结果表明,在0.1M pH7.0的PBS中,Hb的示量电位为-0.312 V(vs.Ag/AgCl),异相电子传递速率常数为0.95±0.05 s-1。该电极对H2O2有很好的电催化还原作用,其表观米氏常数Kmapp为0.15 mM。第六章血红蛋白在金胶纳米粒子和SiO2溶胶凝胶修饰直立碳纳米管阵列电极上的直接电化学及电催化性质研究采用直立碳纳米管阵列(ACNTs)作为工作电极,结合金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和SiO2溶胶凝胶较好的成膜性,并利用直立碳纳米管阵列大的表面积研究了血红蛋白的固定。实验表明,固定在SiO2/Hb-AuNPs/ACNTs电极上的Hb在0.1MPBS(pH7.0)中有一对很好的、几乎对称的氧化还原峰,分别位于-0.221和-0.323V(vs.Ag/AgCl)。所得的SiO2/Hb-AuNPs/ACNTs电极对H2O2具有良好的生物传感性能,其检测线性范围为40μM~4mM,最低检测限为22μM(S/N=3),表观米氏常数为0.44 mM。
其他文献
东北亚是当代国际社会上最具动态的地区之一,并且这种动态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将继续持续下去。面对东北亚的各种挑战,美国通过加强在东亚的两个军事同盟和保持军事存在来保持
目的探讨中国被毛孢菌粉(HSFM)对小鼠抗疲劳、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采用负重游泳试验法测定负重游泳时间、运动后血乳酸、尿素氮的含量,观察中国被毛孢菌粉对小鼠抗疲劳作用;采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婚姻关系的调整主要集中在三次大的立法活动和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婚姻法》司法解释。《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在调整夫妻财产关系和夫妻债务方面起到了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农业技术、化学肥料等不断被利用到农业土壤中,再加上工业企业三废的不合理排放,都使得农田土壤面临严重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农业土壤面临威胁,科学监测重
目的急性脑梗死为临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患,其致死率和致残率较高。脑梗死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直接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及传导系统结构的可塑性有密切的联系,磁共振弥散成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是知识膨胀的时代。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迅速膨胀,那种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可以受用终生的事实已经过时。现代社会要求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应当是
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对于提升整个国民素质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评估是上级主管或者是政府进行监督管理学校的行政手段,同样也是学校进行自我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指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大部分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年人由于体衰会经历相当长的慢性病带病期,患病期间老年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受限,在较长的一段时期需要
实施战略转型是我国商业银行面对经营环境变化的共同选择。本文在简要概括商业银行战略转型的内涵、目标和内容,探讨国外商业银行战略转型启示的基础上,运用平衡型战略变化模
抵押担保制度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而建立和完善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经费由国家拨付,产品由国家调配,银行按照国家指令贷款,企业和银行都不必考虑经营的风险,担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