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碳限域锑/镍基负极材料的构筑及储钾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钾离子被证实可以在石墨层间自由嵌入/脱出以来,新型钾离子电池的开发便成为储能领域的又一前沿热点。现阶段钾离子电池负极研究中,合金型负极和转换型过渡金属硫化物由于可实现多个电子的转移而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两者在电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均存在较大的体积变化且本征储钾机制尚不并不明确。如何进行高效的结构设计从而实现此类电极材料的开发与探索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将锑负极和NiS2限域到碳材料中,分别构筑了一种三维碳骨架限域Sb纳米颗粒和三维褶皱石墨烯限域NiS2的电极材料,实现了高效的碳/纳米材料复合结构设计,并探究了这两种电极材料在钾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同时也对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本征储钾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发展了一种三维碳骨架限域锑纳米颗粒(3D SbNPs@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NaCl模板辅助自组装的方法,对样品冷冻干燥处理后再进行碳热还原,成功将Sb3+还原成Sb纳米颗粒并限域在碳骨架的内部。通过与块状锑粉材料的对比研究证明了所设计的3D SbNPs@C结构的优越性。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其在200 mA g-1电流密度下可逆容量可达461 mAh g-1,甚至在1000 m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仍能保持228 mAh g-1的高比容量。2.借助原位XRD测试和非原位TEM技术,同时结合电化学基本原理,揭示了锑基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的本征储能机制:首先,钾离子先嵌入到Sb的晶体内部,形成K-Sb合金,最终转变为立方相的K3Sb,证明了电化学储钾的两步反应机制,从而为锑负极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实验证明。3.构筑了一种三维褶皱石墨烯限域纳米二硫化镍(3D NiS2/GO)的复合电极材料,首先探究了不同硫源和石墨烯的引入对结构与形貌的影响,通过与原始NiS2的性能对比,研究分析3D NiS2/GO结构与电化学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将制备的3D NiS2/GO应用于钾离子电池时,可实现在100 mAh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50圈后仍能够保持391 mAh g-1的可逆比容量。同时,通过原位XRD测试和非原位Raman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NiS2在钾离子电池中的本征储能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胆囊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其特点为起病隐匿,无特异性症状,在疾病早期不容易被发现。此次研究探讨胆囊癌患者癌组织及血清中半胱氨酸双加氧酶-1(CDO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变化,为胆囊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可参考的实验数据。方法于无菌条件下,采集医院内收集和确诊的胆囊癌患者组织及血清标本。选取经手术治疗后的胆囊肿瘤标本中心部位组织10mg;患者术前空腹采血5ml,于负压采血管中手术前患者晨起空腹采集
温度是桥梁的一种重要荷载形式,对桥梁结构的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也是桥梁导致病害和性能退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引发结构失效和垮塌等重大安全事故。研究桥梁结构温度效应,评估温度对桥梁力学性能的影响,能够为桥梁病害控制、运营管理和维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大跨度桥梁的温度场及其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具有复杂的时间与空间特性,使得温度效应难以准确分析和评估。本文以某大跨度钢箱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开展桥梁温度效应
我国从2014年开始启动农村“厕所革命”相关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我国各地区自然环境、人文特点和经济条件等方面差异较大,现有的厕所技术难以满足改厕需求,并且缺乏规范的厕所技术类型选择方法。所以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以中国农村厕所改造相关数据为基础,通过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农村地区的厕所技术选择评价模型。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分析
近年来,对于近地小行星的观测研究逐渐成为天文学界的热点课题。对小行星进行高精度的位置测量不仅可以提高小行星的历表精度改进小行星的轨道理论也能为人类研究太阳系的形成与演化提供服务。传统的天体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视场中参考星的数量。当观测视场中的参考星数量不足时且小行星本身又具有较快的运动速度的情况下,传统测量方法的测量精度表现欠佳。为了提高视场中参考星不足的情况下小行星的位置测量精度,
图论问题起源于18世纪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欧拉发表了图论的首篇论文.图论在近二百多年发展十分迅速.不仅在理论知识方面拥有巨大进步,在实际应用中也效果明显.图论也成为众多学者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利用巧妙的解题方法、经典的图形来解决一些外表朴素,本质上深刻复杂的问题是图论的一大特点.图论的概念及结果的来源非常多样,有源于生活实践,也有来自于理论研究.图论的研究内容非常丰富,如图的着色问题、图的超欧拉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混合动力汽车、便捷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等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具有优良电化学性能以及小规模质量/体积的微型储能器件成为国内外科学家们的重点研究对象。微型超级电容器(Micro-supercapacitor,MSC)是高效便捷的能量存储设备之一,具有优异的化学性能以及稳定性,在微电子集成系统以及可植入型医疗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MSC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
白纹伊蚊是我国常见的蚊种之一,极具侵袭力,能够传播如登革热、黄热病、寨卡病毒病和基孔肯亚热等多种病毒性传染病。将人类感染这些传染病的风险降到最低,有效防控其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关键。近年来,我国登革热连年多省市暴发,且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使得防控需求日益加大。目前,登革热疫情暴发后蚊虫的控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化学杀虫剂的使用。由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具有高效杀虫活性,且对哺乳动物的毒性较低等优势,这类杀虫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HF)来源于肝脏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损伤,由肝内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过度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病理过程。肝纤维化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一旦形成难以逆转,最终发展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在目前的研究中尚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GP73(Golgi membrane protein73,GP73)蛋白作为高尔基体膜上的驻留蛋白,已被越来越
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VDC,MMC-HVDC)凭借其输出波形质量高、可独立快速的调节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易于拓展和实现多端直流输电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之成为输送风力、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输电手段。因此对于研究MMC-HVDC系统的运行控制策略和故障保护等方面具
翻译后修饰指的是修饰基团添加到翻译后蛋白质的一个或者多个氨基酸残基上,可改变该蛋白的空间构象和生物学活性。翻译后修饰广泛参与调控细胞周期、增殖、凋亡、分化基因表达、信号传递等一系列生命活动,异常的翻译后修饰与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组蛋白泛素化是共价翻译后修饰之一,泛素化修饰过程通常由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共同调节完成整个泛素级联反应。真核细胞中,染色质是由基因组DNA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