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MAO催化乙烯和β-蒎烯聚合的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nghu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通过不同的路线合成了二种2-氨基吡啶配体La,Lb。配体Lb与n-BuLi反应,然后与(DME)NiBr2配位得到含有中性配体的配合物1,2;先用n-BuLi将La中的活泼H(NH)脱掉,然后再与(DME)NiBr2进行反应得到相应的离了型配体配合物3。所有的配体都通过了EA、1H NMR表征,并对得到的3个新配合物进行了EA分析。配合物1,2的单晶结构分析显示,与吡啶环相连的2位C原子为SP3杂化,包括金属镍在内的配位五元环不在同一平面上,芳香环倾向垂直于与之相连的平面。 在MAO的作用下,用配合物1,2进行了乙烯催化聚合研究,主要考察催化剂结构、聚合温度、AI/Ni比和乙烯压力等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对所得到的聚合产物进行了1H NMR、DSC、13C NMR、GPC分析和表征,显示所得到的是分子量相对较低、高支化度的聚乙烯。同时发现配体与金属中心配位形式的不同对乙烯聚合有不同的影响,配合物2比配合物1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在助催剂MAO的作用下,研究了含有中性和离子配体的配合物2,3催化β-蒎烯均聚合情况,主要考察了聚合温度、AI/Ni比、聚合时间和单体浓度的变化对聚合结果的影响。对所得到的聚合物进行了GPC、1H NMR、13C NMR分析和表征,显示催化活性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最合适的Al/Ni比为800;随着聚合时间和单体浓度的增加,分子量逐渐变大。同时本文对2-氨基吡啶镍配合物催化β-蒎烯聚合的聚合机理进行了探讨,发现β-蒎烯聚合可能是通过阳离子聚合进行的。
其他文献
由于大环配合物在金属酶的结构、催化作用机理和设计合成人工模拟酶,分子识别试剂,超氧化物歧化酶以及光动力治疗,光敏剂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近20年来,人们先后合成了含桥联
我国规模化养殖场近30亿吨畜禽粪便沼气能源化可产生近2000亿立方米沼气。沼气的50~80%是甲烷,沼气的低成本工业资源化利用一直是沼气能源化工程推广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近年来,甲烷无氧转化制乙烯、芳烃及氢气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型高效Fe?Si O_2催化剂的成功研发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本论文围绕甲烷聚合烷烯烃长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以天然钠长石矿物作为甲烷无氧转化的基础原料,系统研究不同种类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