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债券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券市场,在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状态下,风险也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2014年3月“11超日债”发生实质性违约,此后中国债券市场的刚兑神话被打破,其后违约事件不断。2016年3月28日“东特钢CP001”债券违约,成为首例公募债券违约,其后东北特钢债券连环违约,最终破产重组。信用债市场债券违约常态化暴露出宏观经济下行、行业产能过剩及公司经营等因素叠加后债券市场风险的释放,不仅使东北特钢的信用风险问题得以暴露,同时也揭露出当前我国信用债市场发行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也揭示了信用债市场各层面参与者监管机构、评级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和投资者等存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东北特钢债券违约案例的分析,研究信用债市场债券违约的过程及原因,给予信用债市场各层面的参与者相关建议。首先文章阐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研究的内容、方法思路;其次对债券违约的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阐述了本文所用到的回归模型理论与KMV模型;然后对我国信用债市场发行情况和违约情况进行统计,归纳出信用债市场的违约特征;其后整理了东北特钢的基本资料及东北特钢发行的所有债券,详述第一只违约债券“15东特钢CP001”的发行状况,从宏观经济、行业因素、区域因素和企业财务四方面分析“15东特钢CP001”债券违约的原因,并选取指标建立回归模型检验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得出影响“15东特钢CP001”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钢铁PMI指数、辽宁GDP累计同比增长、企业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对“15东特钢CP001”债券违约影响最大。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以及对信用债市场各层面的参与者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