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式文化视域下小红书用户“种草”行为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bby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前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媒介生态发生了巨大变革,受众的身份悄然变成了传受交互型的用户,早期“子弹论”思想下靶子式的受众形象已经一去不返,用户才是对媒介融合时代“媒介使用者”的精准描述。用户的参与性日益增强,参与式文化逐渐形成并被赋予全新的含义,社会化媒体的兴盛使其自身成为参与式文化的场域之一。本文认为参与式文化是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用户出于寻求自身目的的满足等原因积极创作生产信息、加强信息之间的沟通、接受并消费信息,由此产生的开放、交互的媒介文化样式。参与式文化强调的不仅是创造性的个体表达,更重要的是积极的互动参与。网络“种草”包含了主体生产行为的“种草”、客体接受行为的“拔草”及主客体间互动行为成为涵育参与式文化的沃土,并因其涵盖内容广泛而成为现象级的信息传播方式。社会化媒体小红书则凭借其UGC生产、涉及小众化的内容领域等特点及其独特的社区氛围成为承载网络“种草”的典型平台,彰显了平台内部“种草”笔记的生产者、互动者与消费者三方身份重叠的网络传播景观。目前,学界尚未有将参与式文化理论与用户参与小红书平台的“种草”行为相结合的研究,而进行该研究不仅能摒弃以往人们将网络“种草”看成广告营销领域代名词的微观视角,还能对网络“种草”这一社会热门传播方式和现象加以探讨。鉴于此,本文以参与式文化为研究视角,选取网络“种草”和承载网络“种草”的典型平台——小红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用户的参与行为进行剖析。首先梳理参与式文化、网络“种草”与小红书平台的演变和发展,剖析了小红书平台在网络“种草”这一现象级的信息传播方式中具有的独特地位,发现小红书平台的“种草”现象在技术升级导致传播生态的变革、社会化媒体出现带来场所的汇聚、传播理念变革导致用户身份的转变,即技术、媒介和受众的助力下涵育了参与式文化。然后对小红书平台“种草”的主要参与主体即网络用户进行了类型和特征的划分与总结。文化的孕育和发展与人、内容、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本文又重点对用户参与小红书平台“种草”的核心行为即参与式生产、参与式互动、参与式消费进行分析,细分了参与的类型和特征,三种核心行为与詹金斯提出的参与式文化三大形式——表达、联系、集体解决问题不谋而合。分析发现三种参与行为在传统媒体时期到媒介融合时代的过渡中均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参与式生产行为由受众的单向接收变成利用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元方式的生产,参与式互动行为由个体的单打独斗变成对“种草”笔记的点赞、收藏、评论、@以及对笔记生产者的关注和私信等建立彼此联结的集体互动行为,参与式消费行为由用户的被动填鸭式消费变成基于小众思维、数据思维和场景思维下,运用小红书平台的“搜索”、“发现”和“附近”功能主动汲取信息进行消费。然后再总结用户参与小红书平台“种草”行为给用户个人和社会带来的效果,在个人的微观层面上满足了用户的情感需求、娱乐需求和社交需求,在社会的宏观层面上达成知识的全民共享,突破了以往精英文化的限制,进一步加速了知识的流通和传递以促进社会进步,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的表征,也在侧面上体现着用户参与“种草”行为的动因。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剖析了用户在小红书平台“种草”所体现的参与式文化的实践过程。剖析发现,处于参与式文化场域中的小红书“种草”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容规避的问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会出于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行情感劳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异化,这对双方都是一种无情的剥削;由于用户主体间代际区隔的存在,会使用户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使用程度不均,从而导致参与鸿沟的不断加深。为此,小红书平台的“种草”想要谋求更长远和持久的发展,可以通过用户、学校、社会三个层面加强理性“种草”素养;通过设计、审核、监管三个层面弥补算法推荐技术的短板弥合参与鸿沟。期望通过对用户参与小红书平台“种草”行为的解读,给这种新晋信息传播方式的未来发展提供启示。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被异国文化所吸引。在此背景下,中国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这给中国红色文化的对外传播带来了契机。为更高效地推动红色文化走出去,红色景点说明性文本的翻译质量也需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外国游客的基本参观需求,使外国游客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红色文化。生态翻译学,由中国著名学者胡庚申提出,是将“生态学”概念与“翻译学”概念结合起来研究的翻译学理论。该理论将翻译看成一个复杂的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和一系列政策要求,烟酒包装行业需要在印刷工艺、材料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使用。本文主要从印刷方式、环保油墨、粘合剂以及烟酒包装材料等几个方面阐述了传统烟酒包装印刷行业应如何积极拥抱绿色发展这一必然趋势。
期刊
在小学高年级记叙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事件梳理、叙事手法分析、思想情感体会等方面入手,展开多样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记叙文的阅读方法。在事件梳理方面,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采用宏观视角,对文本的主体事件进行认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微观视角,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对事件细节进行具体认识;在叙事手法分析方面,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分析叙事顺序;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情境表演,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历史可能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这对于学习历史学科、提高学生成绩非常不利。事实上,历史是所有初中学科中最特殊的一门学科,因为教师没办法进行现场演示,也没办法通过模型进行讲解,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求非常高。因此,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喜欢上历史,主动学习、记忆、理解历史,是一个值得教师深度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教学信息化为研究背景,紧扣时代对旅游类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从分析旅游类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研究的现状入手,从而得到聚焦旅游类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意义,最后提出现阶段架构旅游类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研究内容。
期刊
<正>2021年11月7日,第31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揭晓,来自全国报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的346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特别奖5件,一等奖67件(含12件新闻名专栏),二等奖104件,三等奖170件。这些作品体现了全国新闻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锤炼“四力”即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中,记录伟大时代,讲
期刊
<正>7月底,一个平常的工作日早上,武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督察民警章森打开办公桌上的监控电脑,对入境执勤民警落实防疫消杀要求情况进行视频督导。一人、两人、十人……监控画面里,执勤民警严格按流程落实防疫消杀,未出现一丝纰漏。对于这样的“一无所获”,章森感到很欣慰。近两年来,该站探索建立大督察工作机制,经过逐步论证、实践、完善,打造了一支成熟的督察队伍,一套闭环的督导流程,一系列讲实效、接地气的督导方法
期刊
<正>作品介绍:本方案设计以白色为空间主色调,整洁光亮的浅灰色地砖和浅木色地板与空间形成强烈对比,巨大的玻璃窗引入自然光,精致的线条墙面装饰以及空间中特别设计的沙发茶几等柔软细致的软装,恰到好处的消除了过于冷峻的空间,让人在质朴中又能感受到温暖。
期刊
从教育改革本质而言,"双减"政策的提出与推行其实是基础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贴合新时代人才培养标准变化,而为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基于"双减"背景打造高效小学语文课堂,实际上就是一个微观社会。既是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关系由抽象变具象的实质过程,也是使小学生初步形成自我概念的具体过程。只是,就目前阶段的"双减"教学目标来看,高效小学语文课堂构建仍有待完善。故文章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