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各生殖中心就诊不孕人群日益增加,高龄患者助孕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年龄是影响生育力的重要因素,随着年龄增加,辅助生殖技术是相对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仍具局限性,助孕妊娠率及活产率大大降低,往往需要进行多周期助孕治疗,累积活产率(cumulative live birth rate,CLBR)对其助孕结局和助孕前咨询更具参考意义。目前对于高龄患者连续多周期助孕活产结局的研究鲜有报道,助孕年龄及助孕周期数也未有明确上限。在进行助孕之前,评估后卵巢储备功能正常高龄患者在促排卵过程中也会表现出卵巢高反应、卵巢正常反应、卵巢低反应。高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首次启动周期不同获卵数多周期助孕结局是否有差别仍有待于研究,寻找高龄患者助孕活产的影响因素也尤为重要。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5岁行多周期助孕高龄患者的LBR/移植周期和CLBR/患者,分析不同助孕周期数,不同年龄,以及高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首次启动周期不同获卵数LBR和CLBR,并寻找影响活产的因素,为高龄患者助孕前咨询及助孕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IVF/ICSI启动周期助孕治疗且年龄≥35岁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方案及随访结局,并在我院病例系统中查询并记录患者的所有连续助孕周期的治疗方案及随访结局,随访时间截止到2015年12月31日。结果1.本研究分析了1462例高龄患者共2427个启动周期,2018个移植周期的助孕活产结局,总新鲜周期取消率为16.85%,LBR/移植周期为23.79%,CLBR/患者为42.1%。2.不同启动周期数对活产结局影响:从第1周期至周期数≥4时,新鲜周期取消率从5.1%增加至6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1周期LBR明显高于其他3组(分别为26.8%,19.2%,14.8%,8.3%,P<0.008),周期数≥4时,LBR明显降低;第1周期CLBR/患者低于其他3组(分别为32.8%,40.2%,41.5%,42.1%,P<0.008),周期数≥4时,CLBR增加不明显。3.不同年龄组对多周期活产结局影响:按照首次启动周期患者年龄分为4组:35-37岁,38-40岁,41-43岁及>43岁组。第1周期35-37组LBR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05),第2周期35-37组LBR明显高于41-43岁组及>43岁组(P<0.005),第3周期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周期助孕后,35-37岁组新鲜周期取消率低于其他组(分别为10.9%,18.6%,23.8%,30.7%,P<0.005);LBR随着年龄增加而降低,35-37岁组为32.5%,38-40岁组为21.5%,41-43岁组为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43岁组为5.3%,明显低于35-37岁组及38-40岁组(P<0.005);相应地CLBR随着年龄增加也降低,35-37岁组为55.7%,38-40岁组为38.0%,41-43岁组为1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43岁组为11.7%,明显低于35-37岁组及38-40岁组(P<0.005)。随着助孕周期数增加,各年龄组CLBR/患者逐渐增加,当周期数为3时,CLBR进入平台期,周期数≥4时,活产数增加不明显。4.不同获卵数组对多周期活产结局影响:高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b FSH≤10m IU/ml,AFC≥5个)根据首次启动周期获卵数分为3组:0-5个,6-10个及>10个组。第1周期获卵数0-5个组活产率/周期明显低于后两组(P<0.001),但第2周期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周期助孕后,新鲜周期取消率随着首次启动周期获卵数增加逐渐降低(分别为15.0%,4.7%,1.8%,P<0.001);获卵数0-5个组活产率明显低于后两组(分别为17.9%,34.2%,31.5%,P<0.001);相应地获卵数0-5个组CLBR明显低于后两组(分别为31.5%,54.8%,58.9%,P<0.001);随着助孕周期数增加,各获卵数组CLBR/患者逐渐增加,当周期数为3时,CLBR进入平台期,周期数≥4时,活产数增加不明显。5.Logistic回归分析首次启动周期移植后活产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Gn总天数、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与活产有关,年龄AOR=0.831,95%CI=0.785-0.879,Gn总天数AOR=0.911,95%CI=0.849-0.979,内膜厚度AOR=1.077,95%CI=1.028-1.127,移植胚胎数AOR=1.702,95%CI=1.377-2.104。结论1.高龄IVF/ICSI助孕患者随着年龄增加,活产率及累积活产率呈降低趋势,年龄>43岁时明显降低;随着周期数增加累积活产率升高,周期数≥4时无明显增加。2.高龄卵巢储备功能正常患者,首次启动周期正常反应较低反应者可获得较高的活产率及累积活产率,周期取消率较低。3.首次启动周期的年龄、Gn总天数、内膜厚度、移植胚胎数可影响高龄患者活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