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语的句末表现“のだ”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和用法,对外国学习者来说不太容易理解。以汉语为母语的日语学习者也不例外。现代日语研究中,有关“のだ”的研究很多,但是与汉语的对照研究还很少。本文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以日语的“のだ”及与其相对应的汉语表达形式之一“是…(的)”为研究对象,试图将两者进行比较得出其中的异同。这必将有助于中国人日语学习者,对日语教育也很有意义。本文以对照研究方法为基础,将研究对象“のだ”及“是…(的)”放在句法结构及意义特征中考察和分析了二者的异同。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交待了相关的问题提起、先行研究、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其中先行研究,依序介绍了“のだ”的相关研究、“是…(的)”的相关研究,以及从中日对照语言学的观点出发的相关研究。第二章考察了日语的“のだ”句和汉语的“是…(的)”句在句法结构上的对应关系。第三章考察了日语的“のだ”句和汉语的“是…(的)”句在意义特征上的对应关系。通过对二者在句法结构和意义特征上的对照分析,明确了它们的对应关系。第四章对本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要研究的课题。通过考察得出以下结论。首先是“のだ”与“是…(的)”有对应关系,但绝大多数用法上不具备对应关系。本文将二者从句法结构和意义特征上进行了对照分析。具体对应关系表现在“表示过去的动词谓语句”句法结构以及“说明”、“强调”这两个意义特征上。其次,“のだ”与“是…(的)”不对应的主要原因是“のだ”的“の”具有句子名词化作用,使得“のだ”句保持名词谓语句结构,但是“是…(的)”的“的”不具备句子名词化作用,使得“是…(的)”句依然保持动词谓语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