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说,公益广告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民众文化道德水准和社会风气发展的重要标志。电视公益广告作为公益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有的传播优势与广泛的受众群体,在培养良好的社会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1986年我国第一则真正意义上的电视公益广告《节约用水》在贵阳电视台播出至今,我国电视公益广告无论在数量增长上还是质量提高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资金、机制、创意等方面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事业今后应该如何发展?本文据此展开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自己不成熟的建议,希望能对问题的解决尽一点微薄之力。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电视公益广告概述,一共分为两个小节,首先,在对国内外几个有代表性的公益广告概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电视公益广告的定义;其次,对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将其分成三个主要阶段:萌芽期(1978-1985年)、初步发展期(1986-1995年)、快速发展与问题并存期(1996-至今)。
第二部分对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分为两个小节,第一小节从整体上肯定了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目前具有的良好发展势头,第二小节则是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目前存在的问题:资金短缺是制约发展的瓶颈;政府管理职责的发挥与不足;主要相关主体的问题分析;电视公益广告创意表现平庸。
第三部分是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研究,这是本文的重点,针对电视公益广告中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分为以下四个小节:借鉴国外经验,健全公益广告的运作机制;相关主体更新理念,提高公益意识;提高创意表现水平,加强精品意识;综合利用多种资源,强化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