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各方面竞争日益加剧,加快基础教育改革,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成为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当前,我国正在推行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基本指导思想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旨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民族素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及《国家课程标准》的推行,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时代。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学习方式,作为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成为当今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亮点,受到了各方的广泛关注。研究性学习为地理学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中学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具有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优越条件,非常适合开展研究性学习,地理学科课程也需要研究性学习,因此中学地理开展研究性学习势在必行。地理研究性学习以它独特的地理视角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利用地理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优势,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目的。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文章首先概述了国内外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情况,界定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认为其具有自主性、过程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点;研究了地理研究性学习实施的一般过程,依据主体性、过程性、差异性等原则阐述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原则和内容;通过分析认知结构主义、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三大学习理论,认为其对地理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其次,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乌鲁木齐市部分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地理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旨在为深化地理课程改革,发挥学科优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