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态势的日渐加剧,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成为愈来愈多人的关注焦点。老年群体独特的身心状况及活动特点,使住区内部公共活动空间势必成为大多数老年人进行日常休闲、社交活动的重要载体。本论文以天津市1980年至1990年建成的既有住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及空间数据采集等技术手段,对目标住区的公共活动空间现状进行了客观分析,重新考量了老年居民的活动特征及对住区公共活动空间的身心诉求,总结了制约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使用的影响因素。论文在对实地调研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构成要素进行筛选分析,确定适老化空间的构成要素组合。最后,选取天津市碧华里小区作为实例样本,明确制约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以及健康性四个层面为该住区公共活动空间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适老化更新策略。既有住区适老更新是当今城市更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天津市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适老化更新策略的研究,为实现既有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可持续发展提出适宜的更新道路。解决住区公共活动空间在居民结构老龄化持续加重背景下日益衰败的问题,提高既有住区内老年居民的日常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