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分析了CSP(Caesarean scar pregnancy,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发病年龄、全身因素、剖宫产情况、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等临床资料,探讨了CSP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和预防CSP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2008年1月-2016年10月在就诊的51例CSP患者作为实验组(CSP组);选取同期59例剖宫产术后妊娠位置正常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全身情况(体重指数、贫血情况、慢性病史、盆腹腔手术史等)、子宫位置、剖宫产情况(剖宫产原因,术前阴道试产过程等)、孕产史(总孕产次、人工流产次数、剖宫产次数等)、切口缝合方式及距前次剖宫产时间、剖宫产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1、CSP组与对照组年龄的比较CSP组中患者的剖宫产年龄及发病年龄较为集中,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在年龄分布上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CSP组与对照组全身情况的比较CSP的发病与剖宫产术前非孕期体重指数、CSP发病时体重指数、剖宫产术后、CSP发病时贫血情况、慢性病史、妊娠期合并症、盆腹腔手术无相关性。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3、CSP组与对照组子宫位置的比较CSP组后倾子宫10例(19.6%),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P<0.05);4、CSP组与对照组临床症状的比较CSP组在停经早期出现腹部疼痛和(或)流血症状的有39例(76.5%),高于对照组高,两组数据的差异显著(P<0.05);5、CSP组与对照组孕产次的比较CSP组总孕次≥ 3次45例(88.24%),CSP组剖宫产术≥2次12例(25.49%),人工流产数≥ 2次26例(50.98%),术后人工流产数≥ 2次11例(21.57%),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前人工流产≥ 2次5例(9.8%),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6、CSP组与对照组距前次剖宫产间隔时间的比较CSP组距上次剖宫产时间多集中在24-96个月(2-8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CSP组与对照组剖宫产情况比较CSP组术前有胎膜早破者10例(19.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因阴道试产失败后行剖宫产者5例(9.8%),其中4例(7.8%)因产程异常行剖宫产术,均低于对照组,差别显著(P<0.05);因臀位行剖宫产的有13例(25.49%)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羊水过少、巨大儿、无指征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等行剖宫产术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显著(P>0.05);8、CSP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发热情况的比较CSP组有2例(3.92%)出现剖宫产术后发热,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显著(P>0.05);结论:1、多数CSP患者在孕早期可出现腹痛和(或)阴道流血等临床症状。2、子宫后倾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3、多次剖宫产、人工流产,尤其是剖宫产术后再人流术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4、臀位、无阴道试产过程的剖宫产是CSP发病的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