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墙肢构件在剪力墙结构中不仅提供了抗侧刚度,也影响其材料用量,但是目前剪力墙结构的优化布置并没有统一的方法。本文在已有基于结构的布置参数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剪力墙结构布置参数—含墙率的计算方法,针对七度区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中常见的两种平面布置类型,选取实际工程,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其进行了小震下的弹性分析及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并进行了基于增量动力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同时考虑了含墙率变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主要工作如下:(1)归纳并改进了剪力墙结构的布置参数的计算方法,针对七度区高层住宅剪力墙结构中并排式和围合式的平面布置类型,分别收集了五个30层左右且不超过100m的工程实例,统计了含墙率的变化范围。同时,介绍了常用的结构及构件的性能水准,确定以宏观的结构变形与构件损伤作为分析依据,针对剪力墙结构,提出了构件损伤的量化性能水准。(2)针对并排式和围合式的平面布置类型,分别选取七度区已建工程进行了小震下的弹性分析。以层间位移角和首层墙肢轴压比作为参考进行了结构的布置优化,并统计了结构优化前后含墙率的变化,同时分析了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变形特性等指标的变化。另外,针对六度区,选取了并排式和围合式平面布置的工程实例进行了剪力墙布置优化,比较了含墙率改变前后结构性能的变化情况。(3)介绍了大震下结构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以及有限元软件中单元和材料非线性的模拟。针对并排式和围合式平面布置的剪力墙结构,对优化布置前后的结构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了大震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从基于宏观的结构变形和构件损伤的角度,计算并分析了优化布置前后结构在大震下的性能水准变化,同时研究了含墙率变化的影响。(4)介绍了基于增量动力法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针对平面布置类型为并排式和围合式的剪力墙结构,设定其极限状态量化指标,采用增量动力法进行了多次时程分析,针对计算所得到的结构性能参数和对应的地震动强度参数进行分析并建立了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通过将易损性曲线转化为与国内规范设定的三水准地震烈度相对应的易损性矩阵,研究了含墙率改变前后剪力墙结构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极限状态发生概率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