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谐关系的要求日益加深,管理与伦理的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学校是塑造人的所在,理应是充满人文关怀和道德指向的地方。然而,现行中小学对教师的管理范式过多强调工具化、物化、形式化,造成人与自我的分离,道德与生活的断裂,人对人的管理反而淡化了人之所以为人的基石,变成了现代人实质的本性生活矛盾的缩影。因此,我们认为现代中学教师的管理必须突破传统制度化管理的窠臼,将人本身从管理中突显出来,管理的目的不是追求人对制度的服从,而是追求人以及人性的发展及充分实现,即实现管理的人性化,所以,我们认为,现代中学教师的管理应当关心人、尊重人,关心教师的情感需要,并予以满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我们将管理学中的人性化管理与教育伦理结合起来,从伦理、管理学与教育学多维度考察现代中学教师的生存与工作状态,并进一步探讨中学教师的人性化管理。
在第一章,我们从逻辑上指出中学教师的人性化管理是现代中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并从宏观(现代管理)、中观(中学管理)、微观(中学教师管理)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在第二章,我们阐述中学教师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从中学教师人性化管理的理论前提、基本特征、基本要求等方面进行探究,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全面把握“对中学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在第三章,我们尝试探求中学教师人性化管理的有效途径,从辩证的角度论述如何中学教师的管理中实现人性化与制度化的圆融,达到促进中学教师的全面发展与学校长远发展的目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