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回顾性评估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Open Reduction Internal Fixation ORIF)和微创接骨板桥接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thesis MIPO)治疗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评估两种术式对肢体术后恢复的情况,为后续的广泛应用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原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创伤骨科就医治疗的94例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患者的病例情况。根据手术方式分为ORIF组(n=51)和MIPO组(n=43),统计并分析两组病人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围术期总的失血量、术后疼痛等级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肘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需要的时间、骨折手术之后的复位情况、术后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术后并发症(延迟愈合、不愈合、畸形愈合、桡神经损伤、术后感染)。同时通过SPSS21.0软件对收集得到的病例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结果所有患者资料齐全,术后随访完整。1.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术期失血量方面,MIPO组均较ORIF组明显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术后疼痛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术后3月、6月、12月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方面,MIPO组均显著优于ORIF组,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后肘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月骨折愈合的X线评分方面,两种治疗分组其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ORIF组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8个月骨折断端的延迟愈合的情况,MIPO组骨折全部愈合良好;MIPO组1例病例发生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ORIF组2例病例发生桡神经麻痹的临床症状,其余患者均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在本研究中,对于肱骨干闭合性骨折(AO C型)的患者群体,MIPO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ORIF组。MIPO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同时促进患者的骨折患处愈合,缩短愈合时间,基于本项研究,建议临床上对MIPO技术进行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