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发光器件(OLEDs)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大、视角宽、响应速度快、制作工艺简单,是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中的一大亮点;是21世纪首选的绿色照明光源之一。目前阻碍OLEDs走向实用化和市场化的关键问题是其发光效率低、工作寿命短、性能稳定性差。进一步开发高效率与物理性质稳定的电致发光有机发光材料、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探索新的制膜工艺、优化器件结构、提高器件效率和寿命及探索彩色化的最佳方案等,仍然是现阶段乃至今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标。本论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60276026)和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ZS031-A25-012-G),总结和介绍了本人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研究成果。其主要集中在:对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作工艺和器件特性的研究;在深入分析研究影响器件发光效率和发光寿命及稳定性因素的基础上对器件发光层的表面和界面特性及缓冲层在器件中的作用的研究;在深入研究掺杂对发光器件性能影响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白色有机OLED器件,并对其发光原理和光学及电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极性能改进的机制。分列如下: 1、研究了蓝色有机发光材料的性质和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及器件的光电特性,系统地分析了缓冲层材料CuPc对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的影响。本文详细地介绍了蓝色有机发光材料LiBq4的性质、合成工艺,并利用了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谱、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对其进行结构表征。得出了:LiBq4的荧光是发生在8-羟基喹啉配体上,LiBq4是一种受中心原子“微扰”的有机配体(即喹啉环)发光材料;荧光峰位的蓝移的原因是由于LiBq4的空间结构和B-O成键强度的影响及B没有和N形成配位的结论。 系统地介绍了以LiBq4为发光层的蓝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工艺,并对加入和不加入缓冲层的器件的光电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CuPc缓冲层加入后,器件的启亮电压升高,且在相同电压下的发光亮度降低了。分析其原因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