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联系,生命是道德得以展开的基础,道德是生命获得价值的依凭。道德教育是一个让人追求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过程,能让人超越一般的自然存在物。它的职责在于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深切地感受到,人之所以为人,并不仅仅是由于人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还在于能让人意识到自身的使命,并为之奋斗,实现自身的价值。当前知性德育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它以知识教育的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用知识、理性的尺度来界定人的情感与价值。试要改变当前的现状,必须要使道德教育回归它的本真——人。生命德育就是在教育过程中,把人当作“人”,尊重生命发展内在的逻各斯。 本课题在批判知性德育的基础上,对生命视域下道德的理解进行了全新的阐述,详尽地分析了生命德育的内在涵义,以及实施生命德育的要求与途径。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围绕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研究综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点,阐述当前道德教育的背景。第二部分从批判知性德育的内涵,以反思、审视知性德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矛盾,进而在生命视角下思考道德的本质。第三部分通过对知性德育的审理,揭示生命在道德教育中的遮蔽,进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下探究道德和生命的本质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第四部分在理解生命与道德的基础上,注解生命德育的内涵,阐明道德教育必须直面人的生命。第五部分在确立生命本真存在的基础上,把握生命德育的内在核心,和谐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重建一条走向生命德育的可行路径。文章的最后为结束语部分,概括叙述了本文研究中的一些感受,并分析了论文的不足之处,以期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