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体系中的网络效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7268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信息技术的发展,城市间的关系不再局限于地理空间,而是逐步形成经济空间内的城市网络。网络中的城市通过其产业间的联系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体现在同类分工产生的竞争网络效应和互补分工产生的互补网络效应上。近年来,我国城市间的联系不断加强,城市网络正逐步形成,然而基于传统等级效应理论对城市体系的研究忽略了城市间的横向联系。因此,有必要基于城市网络理论,研究城市间的横向相互作用,探讨竞争网络效应和互补网络效应对我国城市经济的影响,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和产业布局政策。本文基于城市网络理论从技术外部性和金钱外部性两个角度对城市网络效应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城市在网络中的空间区位以及城市节点间联系的便利程度三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网络效应的测度指标,进而以制造业为例分析了城市从相关城市网络中获得的网络效应。通过将网络效应指标引入生产函数和增长方程,本文从城市总体和第二产业两个方面对中国2003-2009年地级及以上城市市辖区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城市通过制造业获得竞争网络效应为负,城市在同类行业间的关系仍以竞争为主;而城市间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正的互补网络效应,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增长。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自由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金融监管当局越来越意识到市场约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英国巴林银行的倒闭,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2008年
记得最早看足球比赛是小学或初中,在二舅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前看的一场欧洲足球比赛,那时候不懂什么是前锋,什么是守门员,什么是越位。直到1991年高中毕业,进入陕西省财经学校学习,在同班同学晓阳、强子、郭子等足球迷的带领下,开始对足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室友一起熬夜看欧洲杯、亚洲杯,最后每届世界杯的熬夜,初步懂得了一些足球知识,那时候最爱看的报纸是体坛周报、足球报,几乎每期必买。  参加工作后,忙
期刊
本文在研读Rasmusen,Ramseyer and Wiley(1991),Segal and Whinston(2000)以及Fumagalli and Motta(2006,2008)等多位学者文献的基础上,对他们的模型进行相关的变动,并引用普遍适用的Bowley(1965)效用函数,将最终产品的近似程度代替下游的竞争程度,从而建立出一个上游垄断--下游双寡头的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引入纵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