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肾中具有SOD活力物质的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9870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是动物的主要排泄器官,是体内大量有害物质排除的必经之路。血液中超氧负离子等在肾中含量较高,研究表明在高压氧下猫的肾小管、肾小球发生肿胀等病变,这与超氧负离子的过量有直接关系。正常情况下机体内各器官应有相应的SOD以排除过量超氧负离子,血液、肺、肝等组织中SOD报导较多,而肾中SOD尚未见国内文献有具体报道。对它的研究将有助于肾病的诊断、治疗和动物肾的综合开发利用。本实验所做的工作主要是从牛肾中提取具有SOD活力的物质,分离纯化,并进一步研究其性质与功能,并将其与已经发现的几类SOD进行了比较。首先将通过绞碎、离心等步骤所得到的具有SOD活性的提取液进行不同温度下活力比较实验,在发现该酶有比较好的耐热性的前提下,通过选取适合温度、加热沉淀杂蛋白的方法进行初步纯化;再分别通过Sephadex G-25、Sephadex G-75、Sephadex G-100、Sephadex G-200和Sephacuyl S-100等不同型号分子筛柱进行分离,比较其效果后,利用Sephadex G-75进行进一步纯化。随后收集活性组分,上DEAE纤维素柱,分别用含0.05mol/L、0.1 mol/L、0.5 mol/L NaCl 的Tris-HCl缓冲液洗涤,跟踪收集活性组分,冷冻干燥制得干粉。在上述过程中,每一步均对其比活和活力进行同步跟踪,并<WP=53>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PAGI)等方法进行纯度分析和性质测定;在进行纯化后对其进行了pH稳定性的检测。此外,由于生物体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多为共存关系,在纯化过程中也对其他两种物质进行了同步的检测,以排除它们的干扰。另外,在对用同样方法所制得的成年牛肾提取物与小牛肾脏提取物就SOD的活力、性质和含量等做出比较后,初步确定其所含为同种物质,但是结果表明小牛肾脏中SOD明显低于成年牛肾,最后选择成年牛肾为主要原料进行提取纯化。对纯化后的具有SOD活力的物质进行了性质分析。首先利用了多种抑制剂对酶的作用表现来判断所带金属离子的类型,采用了紫外全扫描和可见全光谱扫描来判断其性质,并将所得结果与已知SOD物质做了比较。再利用水解、纸层析的方法对该SOD物质的氨基酸组成做了初步分析,并把用凝胶柱层析时粗测所得其分子量,与文献上的数据做了比较分析。最后,通过高效液相方法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其分子量及纯度。研究结果表明,该酶部分性质类似于已知CuZn-SOD,而有些性质比较特殊。
其他文献
2007年美国由于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在会计界和金融界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激烈争论。本文通过对这场争论的分析,结合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运用的现状,提出美国公允价值会
大尺寸测量对于保证大型装备的制造及装配精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针对工业大尺寸测量任务,人们已经研究出各种不同的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其中,基于非接触扫描测量的测量
本文系统研究了间歇/活性自由基共聚产物的序列结构。首先采用稳态下的计算机模拟,它的模型基础是:一个包含有n种单体的间歇/活性共聚反应可由一个2n个态的Markov链来描述,其中n个
海洋生态是环境保护的重头戏,也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从海洋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对《海洋生态经济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一书在海洋生态经济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方面的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B组;另选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33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
正在开展的国家军工企事业单位保密认证检查虽然是复审,也有一定基础。但是认真学习了新的保密认证标准以后,感觉到面临的安全保密形势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新的认证标
TORCH感染是指:弓形虫(toxoplasma)引起的弓形虫病、风疹病毒(rubella)引起的风疹病、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virus,HSV)引起的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巨细胞病毒(cytomaglovir
高效组态、高效编程—卓越的用户可用性:SIMATIC S7-1500是新一代基于TIA博途平台的控制器,是自动化领域的标志性里程碑。其中S7-1500F安全集成控制器的安全集成功能可将标准
本文着重探讨"学习可视化"中的"概念可视化"这一微观层面。通过阐述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比较常用可视化工具以及分析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中学地理课堂现状,探索使用多种知识
本文回顾了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介绍了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在指出网络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网络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