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多天线技术及其网络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e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应对WiMAX等新兴无线宽带技术的竞争,以及进一步改进和增强现有3G技术以提高3G技术在宽带无线接入市场的竞争力,2004年底,3GPP提出了3G长期演进——3G LTE(Long Term Evolution)。LTE是关于UTRA和UTRAN改进的项目,是对包括核心网在内的全网的技术演进。LTE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了OFDM、多天线(MIMO)、扁平化架构、简化的空中接口等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中,多天线技术能充分利用空间资源,增加无线信道的有效带宽,大幅度提升通信系统的容量,而成为3GPP LTE规范中的关键技术。LTE系统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100Mb/s与上行50Mb/s的峰值速率,其显著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大幅提高了小区容量,且降低了系统延迟。本文以3GPP规范为基础,结合MTLAB,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准静态LTE下行系统级的仿真平台。完成了仿真系统整体框架的确定,无线信道、CQI测量及反馈、MAC层等几个重要模块的搭建,系统的调试,以及仿真结果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比较。本文仿真和验证了LTE提案中2x2和4x2天线配置下的LTE下行系统网络性能,并在此基础上配置了8x2天线,仿真了其系统网络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当系统带宽在10M时,通过采用不同天线配置及不同极化条件下,LTE下行系统的网络性能,如UE的谱效率、吞吐量、小区边缘UE的吞吐量等完全达到了3GPP在LTE标准初期制定的目标。进一步的可以看到随着基站天线数目的增加,下行系统的各个评估和验证指数也随之提高,说明采用多天线技术对于LTE下行系统的性能提升是比较明显的,这也侧面验证和支持了多天线技术的优越性,是LTE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同时也验证了LTE系统采用8x2天线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网络在资源利用率、能耗、网络安全、可拓展性等方面的弊端,北京交通大学下一代互联网互联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提出了能够实现资源动态适配的智慧协同网络体系。随着
静止和活动图像的数据统计特性有很大区别,以往都是分别针对静止和活动图像研究不同的图像压缩方法以期获得最优的压缩效果,目前已分别形成了独立的国际标准JPEG2000和H.264
随着网络规模的快速增长、网络结构的日益复杂,现有的网络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QOS难以很好解决、扩展性不好、安全性差等。同时,人们对于现有网络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推动了各
为了满足铁路运输向高速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需求,铁路通信技术也需要向数字化、无线移动化、综合业务化及宽带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国铁路系统正在使用基于2G(2rd Ge
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正推动着无线网络及其应用的高速发展。今天,无线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安全问题却一直制约着网络的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大容量的智能移动终端设备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广泛应用推动了分布式移动社交网络的诞生。然而,由于移动社交网络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测试环境与训练环境不匹配,语音识别系统的识别性能可能会急剧恶化。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和语音本身的变异性是导致环境失配的主要原因。本文从前端特征域和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越来越多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同时也给信息行业带来新的挑战。虽然各类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及机密信息,花费大量财力,但由于信息
学位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密集分布式天线系统作为一种网络架构形式,能融合当前5G中关键的物理层技术:毫米波技术、超密集异构网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