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对“生态”的关注开始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生态灾难电影将生态忧患嵌入到电影的艺术叙事中,以影视语言特有的镜头、画面来唤醒人类对自然世界和生存环境的强烈关注,传达了人类对自然的求知、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追寻,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意义。生态灾难电影以冰川、草原、洪水等自然之物,形形色色的社会之人,现代的科技之果为审美意象,传达出种种危机感和恐怖因素,展露出人性的多元和复杂性,揭示了工业文明的膨胀造成地球家园的生态危机。同时也展示了人类在自然灾难面前的求生抗争和面对人为灾难的反省反思,以达到唤醒人们的自然价值观念,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消除生态危机、保护生态的目的。生态意识和审美意蕴在生态灾难电影中得到了整合和交融,生态意识涉及到生命起源的探索及生命定位的思考,生命活动的反思及生存空间审视,人性冲突的剖析及生态关怀的呼唤。生态灾难电影重建人与自然的关联,将人置于广泛的生态空间中,重新审视自己建构的一切,意图使人类节制无尽的索取欲望以实现心灵回归,在返璞归真中建立生态关怀,形成一种超越人类的共生理念,实现主客一体和谐相处的理想。通过尊重其他生命体的告诫、科学索取自然资源的告诫、科学手段理性利用的告诫等诉求方式,生态灾难电影反思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提醒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首先符合自然规律,并进而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自然观。在审美特征方面,生态灾难电影以自然为表征来进行人文审视,集商业性和严肃性于一体。生态灾难电影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呈现双重性,包括了电影制作主体和电影欣赏主体以及它们分别面对的审美客体,主体的审美体验经过应目—诱导、震惊—感染、超越—净化三个阶段,把读者的审美注意力集中在审美对象上,通过灾难场景的集体记忆、感同身受的人性痛感和被灾难唤醒的共生意识,使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最终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释然和净化。同时,生态灾难电影还以质朴影像的深度表达、技术营造的纪实奇观、生命质感的视听运用等手段,传达出了集体无意识倾向、生命毁灭意识的情感共鸣、对生命价值最大化的理性追求等审美价值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