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丽线虫细胞色素b5及其还原酶调控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e31415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许多细胞及生理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成分,机体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平衡影响着生物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哺乳动物体内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实际上是一个耗氧的过程,饱和脂肪酸在一系列酶诸如细胞色素b5、黄素蛋白-NADH-依赖型细胞色素b5还原酶(Ncb5or)和脂肪酸去饱和酶等蛋白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已有研究表明在小鼠、利什曼原虫和拟南芥中,特定的脂肪酸合成缺陷与细胞色素b5还原酶或者与细胞色素b5相关,但对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细胞色素b5、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以及其他的去饱和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未曾报道。在秀丽线虫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过程中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是以哪种形式的存在并发挥着作用还不清楚,也不知道秀丽线虫中从FAT-1~FAT-7的脂肪酸去饱和酶在去饱和作用过程中是否需要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的共同参与来激活并发挥功能?本研究以秀丽线虫作为模式生物,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方法探索属于P450酶系超家族基因的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具体机制。运用RNA干扰抑制基因表达的方法来抑制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的基因,并将提取的脂肪酸采用气相色谱来检测脂肪酸成分的变化。利用薄层色谱-气相色谱连用的方法检测秀丽线虫脂肪含量的变化。本研究还运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秀丽线虫相关脂肪酸合成与分解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及用基因过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荧光强度检测蛋白表达水平。并利用外源添加所缺脂肪酸的方法来缓解其缺陷的表型。在本研究中,寻找到NADH-依赖型细胞色素b5还原酶和细胞色素b5,以及他们在秀丽线虫不同的去饱和酶活性功能发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研究发现线虫中NADH-细胞色素b5还原酶的同源基因为T05H4.4、hpo-19;细胞色素b5的同源基因为cytb-5.1。三个基因功能缺失后,线虫脂肪酸成分发生显著的变化。hpo-19和cytb-5.1干扰株脂滴变小、产卵减少、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脂肪储存量减少。另外,抑制hpo-19导致生长发育变缓,抑制cytb-5.1导致寿命缩短等多种表型。在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表达的研究过程中,hpo-19和cytb-5.1明显使fat-2、fat-6和fat-7上调。外源补充所缺脂肪酸缓解其缺陷发现当hp0-19添加C18:3n3、C18:3n6和C20:4n6时,其下游产物都可以部分恢复,但添加C20:3n6时,其下游产物C20:4n6没有任何恢复。而cytb-5.1外源加入C18:1n9、C18:2n6、C18:3n3、C18:3n6、C20:3n6和C20:4n6等六种脂肪酸时,都能将其下游产物的脂肪酸和生长表型等恢复。细胞色素b5 (CYTB5.1)主要与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FAT-6、FAT-7)共同作用调控脂肪酸合成,而细胞色素b5还原酶(HPO-19)与FAT-1、FAT-2、FAT-3和FAT-4共同作用,主要与FAT-2和FAT-4共同作用调节秀丽线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其他文献
技术的变革给社会带来广泛的影响,而人工智能作为新技术的代表之一,给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带来了挑战,目前,关于人工智能创作物的著作权归属问题在学界并无定论。文章通过明确人
目的:探讨关怀照护行为在骨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骨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关怀照护行为,对照组实施病房普通护理,两组用修正后的护士关
新疆位于我国西北部,面积占全国1/6,与国内5省毗邻,与8个国家接壤,地理位置重要。新疆媒介种类较多,蜱类是当地主要媒介物种之一,因为其分布广泛,且与人畜及野生动物关系密切
耕地资源信息的准确获取是耕地地力调查和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针对平原-山地混合区的地物光谱特征混杂严重的特点,该文选择山东省青州市为试验区,研究平原-山地复合区的耕地
1病例资料男,65岁.因昏迷4小时入院.家属4小时前发现患者意识不清、汗多,无呕吐、呼吸困难,未发现肢体瘫痪及大小便失禁.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史30年,2个月来出现精神失常,易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