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绒毡层发育重要转录因子DYT1转录调控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itej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药是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是花粉发育的场所。对花药及花粉发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植物雄性不育是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花药及花粉发育的深入研究又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花粉发育依赖于双倍体孢子体细胞层尤其是绒毡层的支持。绒毡层由花药次级壁细胞分化而成,包围着小孢子,在小孢子释放,营养供给和花粉壁的形成等过程中至关重要。绒毡层的正常发育需要一些关键基因在时空上复杂而有序的调控。目前,在拟南芥中,已经有多个基因被报道形成了一条遗传通路来调控绒毡层发育。这些基因的突变都会导致绒毡层发育与功能障碍,从而使花粉败育不能产生,使植物雄性不育。DYT1编码一个bHLH家族的转录因子,是绒毡层早期发育的一个重要基因。在dyt1突变体中,绒毡层细胞在命运决定后,出现严重空泡化现象,丧失了生物学功能。虽然众多基因在dyt1突变体中表达量严重下调,但是,DYT1与下游基因的调控关系尚不明确。本论文中,我们1)构建了DYT1融合荧光蛋白的互补标签植株,对其在翻译水平上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DYT1蛋白在花药发育第5期开始至减数分裂时期,特异性地积累于绒毡层中,这与其转录水平并不是完全一致;2)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验证了DYT1对其下游的另一个绒毡层重要转录因子TDF1的直接调控关系;3)通过转基因rescue的方法,将TDF1置于DYT1启动子后,转入dyt1突变体中使其表达,发现在rescue植株中,处于DYT1下游的转录因子以及孢粉素合成相关基因能够恢复表达,组织化学染色表明rescue植株绒毡层中的孢粉素前体物质的合成也得以恢复。这些结果表明在花药发育中,DYT1可能通过TDF1执行其部分的生物学功能。然而,在rescue植株中,其绒毡层发育依然异常,暗示DYT1可能同时调控着其他影响着绒毡层发育的重要基因。
其他文献
费托合成是以合成气(CO和H2)为原料制备液体燃料以及其他一系列高附加值化学品的过程,因为原料气来源广泛且产品总类繁多而颇受关注,但是强放热反应易导致催化剂失活,所以设计研发低温高效的催化剂一直是费托合成领域的一大热点。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又称为水滑石)由于组成灵活性,晶体尺寸小以及表面积较高等特点,被认为是催化剂的合适载体或可直接作为催化剂。因此,将Co引入到LDHs材料中,并进一步制
学位